每到工作日下午六點左右,司機會接上周楓,下班接娃。
“他人很簡單,比起工作更注重家庭”,不少網易有道員工對其老闆的評價是“佛”。
“佛系”是一個中性詞,網易有道成立於2006年,2019年上市,成功避開了2021年的教育“雙減”政策。彼時,仍想衝擊更高估值的猿輔導、作業幫紛紛IPO折戟。也正因為網易有道的“不激進”和“不過度”,以教育硬體、成人在線教育課程的大盤,成為了受衝擊最小的在線教育公司之一。
儘管如此,網易有道直到去年才實現了全年經營盈利,貢獻利潤大頭的是廣告業務。
財報顯示,2024年,有道經營收入為1.488億元,由2023年的經營虧損4.663億元大幅扭虧為盈。其中,有道學習服務凈收入為27億元,同比下降12.7%;智慧設備凈收入9.037億元,同比保持穩定;在線行銷服務凈收入為20億元,同比增長了48.3%。
從去年開始,教育行業有了明顯復甦的跡象。招聘崗位和薪資回歸正常水準,人才再次有了流入的迹象。調整后再出發的作業幫也被傳出,重新提交IPO申請的消息。
AI成為了教育賽道最性感的故事,但華美的袍子上,難免有虱子。同行之間,互相“抄作業”,行業內卷成為了常態。一夜之間,不管有沒有底子,只要宣佈接入DeepSeek,就能搖身一變為“AI教育科技公司”。
某種程度上,DeepSeek讓玩家們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線,身處其中的網易有道,還能“佛”多久?
周楓對大模型觀察一直保持著敏銳度。從2023年至今,在其同名認證的官方公眾號上,陸續發佈了十篇大模型相關的思考筆記,其中涉及了技術、商業化、OpenAI、DeepSeek等熱門話題。
受周楓的影響,網易有道成為了教育行業最先動起來的一批公司。
2023年7月,網易有道推出了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子曰”,同時發佈了基於大模型的六個AI教育應用。
發佈“子曰”的十六個月後,周楓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總結教育大模型落地成與敗。他透露,截至2024年11月(OpenAI o1發佈不久),網易有道已跑通了在語言類學習和全科答疑領域的應用,當時主推的虛擬人口語教練“Hi Echo”實現連續數月的持續盈利。彼時,周楓還預測大模型在理科方面的推理能力,AI學習硬體和端側模型的新機會。
有接近網易有道的人士評價,“有道AI技術放到整個行業,大概只能屬於中下游水準,但放在整個網易集團,僅次於伏羲”。
在以教研和課程起家的教育行業,上述的優勢再次被放大了。缺乏技術基因的教育公司,想要抓住大模型的機會只能以其他方式來彌補。例如,好未來以早期股東身份投資智譜,豆神教育與智譜共同成立合資企業。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網易有道的先發優勢正在逐漸褪色,因為其他同行找到了致勝法寶:“套殼”。
有教育行業從業者告訴光子星球,早期大家表面上標榜“自研大模型”,實則背地裡悄悄接入了ChatGPT、通義、豆包等模型。DeepSeek一朝宣佈開源,反而相當於“開卷考試”,不用費盡心思考慮哪家模型效果更好。接入DeepSeek,“差生”笑開了花,不用再遮遮掩掩,終於有了和“優等生”平起平坐的機會。
一夜之間,硬體類、圖書類、課程類,大大小小的公司借著DeepSeek的噱頭大肆宣傳,彷彿大家都擁有了“大模型”。
上述教育行業從業者表示,即便沒有DeepSeek,教育行業早已沒了新鮮事,你抄我,我抄你,都是家常便飯。“假如你看到某家出了一款新產品,第二天立馬給產研線下達任務,通過‘套殼’的方式,半個月就能上線新產品”。
AI可能進一步加劇了教育行業的“內卷”。目前,市場上各家的產品趨於同質化,多數集中在AI閱讀、AI寫作、AI批改等功能,本質上沒有任何門檻。
“國補”和開學季一起到來,學習平板電腦迎來了春天。
補貼政策規定“每件補貼比例為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3000-3999元價位段的產品規模急速上漲,智慧學習平板恰好落在了這個價格區間內。
打開電商軟體,“國家補貼”四個字引入眼簾,學習機品類更是把AI、DeepSeek、全學段覆蓋等關鍵熱詞一網打盡。
紫檀電商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月份電商學習平板電腦出貨28.9萬台,二月份增長到33.2萬台。作業幫所占銷量份額最高,剩下依次是是學而思、科大訊飛、小猿和小度。
從銷售額來看,一月份電商學習平板電腦總銷售額為 1.34億元,二月份增長到1.51億元。由於各家平板電腦的價格浮動不大,銷售量決定了最終銷售額,故銷額佔比排名與銷量佔比排名保持一致。
上面的數據直觀反映了兩個事實:作業幫和學而思兩家品牌分走了學習平板電腦的一半市場;網易有道榜上無名,查無此人。
事實上,網易有道也有同類的學習機產品。其官方折後售價在4999元、7999元和1699元,可惜並不在“國補”範圍內。一直以來,網易有道銷量最好的從來都不是學習機類產品,而是詞典筆,也被稱之為“明星產品”。但詞典筆跟平板電腦相比,最大問題是客單價上不去,這就直接影響到了營收。
相對而言,詞典筆是一個比較細分和垂直的品類,教育硬體的滲透率本身就不到10%,細分賽道滲透率就更低。儘管被網易有道冠以為“明星產品”,但詞典筆沒有壁壘,很多家也有相似的產品。網易有道單打詞典筆一個品類,其他家策略是組合銷售,比如學習機帶詞典筆,學習機帶課程,詞典筆帶圖書等。
這套銷售策略的核心是高頻帶動低頻消費產品,尤其適用於下沉市場。教育硬體特別是學習機屬於低頻消費品,家長買完后總要隔個兩到三年,才會考慮換新。而課程、圖書這類則屬於高頻消費品,每年甚至每個學期都要更新換代。我們瞭解到,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選擇購買一家學習機的深層訴求在於其課程。
對比下來,網易有道的劣勢很明顯。網易有道詞典筆做過很多IP聯名和定製款的活動,無形中強化了“高端小眾”的品牌形象。下沉市場缺乏品牌認知,沒有更多產品供下沉市場用戶選擇,單一品類沒有辦法承接中低端用戶市場的訴求。堆砌了再多的AI功能,核心價值還在於課程,而教研和課程恰恰是網易有道的短板。
此外,價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通過對比發現,作業幫之所以市場份額大,原因就在於其學習機產品的平均價格要低於競品。同時,作業幫的價格選擇空間也更大,以學習機產品為例,從1000多到5000多元,差不多每增加1000元就是一個價格檔。
關於2025年的發展展望,周楓曾在電話會上表示,網易有道將專注於兩個關鍵領域:一是AI驅動教育科技,二是AI賦能在線行銷。
今年以來,在教育方面,網易有道的動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旗下的AI應用產品全線接入DeepSeek推理能力。二是,將推出更多融合大模型推理能力的智能硬體新品,“全面屏答疑詞典筆”有道SpaceOne已經上市。
同期的其他玩家也沒閑著,好未來、作業幫、雲學堂、中公教育、猿輔導、程式設計貓、讀書郎等一眾教育機構密集接入DeepSeek,追趕AI的風口。
在網易有道還沒把最新模型應用到詞典筆的時候,學而思已經宣布學習機和學練機兩個產品線,全面接入DeepSeek,計劃推出全新AI輔助功能。同時,上線了多項全新課程,引入2400多本教輔。
AI和DeepSeek的新故事,講給資本和二級市場,也能為衝刺IPO添加助燃劑,但唯獨使用者不買單。目前來看,大模型更像是噱頭,出現在直播間和售賣海報上賺吆喝,真正的AI教育產品尚未出現。
教育硬體的“卷”,追根溯源跟大模型沒大大關係。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教育硬體已經過了“清庫存”,拿“閹割版”硬體來賺錢的階段。現在的教育公司,既卷硬體,又卷內容。一款學習機的成本有幾部分構成,純硬體成本佔了60%-70%,行銷成本佔20%,教輔版權佔5%,剩下5%花在運營和管理。綜合下來,學習機的凈利大約在5%-10%,大模型費用在其中的佔比微乎其微。
他舉了一個行業的例子,某家教育公司的新品採用了品質較高的水墨屏,對外售價在3800元,整個硬體成本卻高達2000元。據其估算,即使後期銷量上去,把水墨屏的價格打下來,硬體的成本也不會低於1500元。
高品質的硬體和免費的軟體資源,幾乎已經成為了教育行業的標配。在這樣的背景下,硬體製造工藝、銷售管道和課程資源的優先順序,都排在了AI的前面。
“卷”似乎已經成為教育行業註定的命運,大模型只不過又添加了一個競爭維度。
周楓和網易有道或許沒辦法不押注大模型和AI,但也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畢竟,經歷過大風浪的玩家已經開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