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科大訊飛大數據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水平複合型數字技術人才培育“加速跑”
更新于:2025-03-26 05:16:46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公佈了2024年產教融合優秀案例名單。《產業學院“雙主體三段六化分層分流”人才培養模式 培育高水平複合型數字技術人才——以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科大訊飛大數據學院為例》成功入選,並斬獲二等優秀案例。

這是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在校企雙元、協同育人領域取得的標誌性成果,為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實施路徑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有力彰顯了學校在產教融合方面的卓越創新力和引領力。

奮楫數位浪潮,勇擔時代使命。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強強聯合,成立大數據產業學院,組建大數據技術專業群,創新構建“雙主體三段六化分層分流”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更多適應產業發展的大數據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我市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貢獻力量。

創新雙主體育人機制

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堅實支撐

如何不斷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學院在制度機制方面先行先試。

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學院深化與科大訊飛合作,強化教學工作的雙主體地位,突出“雙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產教融合決策運營機制,形成雙主體“三段六化”的產業學院建設理念,為解決產教脫節難題提供“最優解”。

雙方協同成立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制定辦學章程和發展規劃,構建“1+2+N”治理體系,形成了權責分擔與共用、激勵與考核聯動、資源融合與共享等機制。

如今,雙主體育人創新機制的落地見效,為學院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能力彙聚起深層次動力,催生了學院高質量發展的蓬勃之勢。

▲“雙主體三段六化分層分流”人才培養模式

構建適配型人培模式

破解人才培養“最後一公里”難題

如何構建更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模式,破解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兩張皮”?

學院因材施教,實施“分層分流”人才培養,把學有餘力的學生培養成複合型人才,把具備創新創業潛質的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推進“雙師雙跨”,打造校企混編教學團隊;構建“三段六化”實踐教學模式,學生從“學徒→准員工→員工”三階段角色轉化,構建“三段式”實踐能力逐級提升體系,教學過程實施“職業能力化、能力課程化、課程專案化、項目實戰化、實戰成果化、成果商品化”六個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還推進實體運行,實施“崗課賽證”四元融通培養方式;構建三級平臺專業課程體系,開發了26門專業課程、5個專業教學資源庫。

▲學子在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斬獲佳績

強化監測評價機制

助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健康有效開展

質量監控和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以OBE教育理念為依託,學院大力構建重在學習效果提高和持續改進的教學品質監控和評價機制,推動在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教學團隊建設、課程建設和培養成效評價等方面構成閉環。

在課堂監控環節,創建教學品質大數據監控平臺,構建“1+4+N”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質量診斷環節,開展智慧化教學質量監測,建成“四中心一平臺”,並率先通過市教學質量診斷複核工作。此外,學院還對接證書標準,推進課證融通寬通道,重組培訓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國際國內共用。

▲學子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綻放風采

培養成果持續湧現

為區域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原動力”

在改革中起步、在探索中發展、在實踐中提升。如今,學校科大訊飛大數據學院正以加速跑的態勢,呈現“春潮湧動”的新氣象。

《面向區域產業以成果為導向校企“六化”共育大數據人才》案例成功入選教育部職成司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大數據技術專業群被評為工信部產教融合示範建設專業;各級各類競賽獲獎7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1項;建成校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7門;承擔重慶市物聯網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科技平臺)1個,成果推廣和轉化達1172.89萬元;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三年達97%以上。

(王俊又 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