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山西晚報
鄉土家園——一個攝影家鏡頭下的傳統村落
萬家寨,邊關重地到水利樞紐的轉變
萬家寨位於忻州市偏關縣萬家寨鎮,距縣城25公里,是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偏關是萬里長城的重要關口,與寧武、雁門合稱“外三關”。由於地處黃河入晉南流的轉彎處,又是黃河入晉流經的第一個縣。古時,北方敵人可在冬季河水結冰時長驅直進,這裡又是河防的重要地區,所以又有所謂“秋防寧武、冬衛偏關”之說。萬家寨建於明代,是偏頭關的組成部分,其緊挨黃河,地勢險要。明代兵部右侍郎、薊遼總督、偏關名將萬世德曾在此駐兵並築寨禦敵,留下城寨遺址,故此名“萬家寨”。當年的邊關重地,現仍有許多戍邊的遺跡——長城、烽燧以及兵堡。同時這裡也是萬里長城與黃河交匯的地方。
萬家寨古寨位於今萬家寨村西南陡峭河谷中的一座孤峰上,為扼守通往黃河的石棧道而建,南、北、西三面懸崖,東邊是石築的圍牆,堡門是石砌狹長拱形門洞。古寨的地勢極為險峻,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萬家寨古村落內古老的房屋多是石砌的窯洞建築,村民已搬到不遠處新建的鎮上。如今,古老的兵寨與現代化水利工程比鄰而居。萬家寨水利樞紐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是一座以供水、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防淩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是山西省“引黃入晉”水源龍頭工程,是黃河中游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一級。高90米長438米的混凝土重力壩修建在黃河晉陝峽谷中,使昔日的滾滾黃河變成了碧波蕩漾的峽谷平湖,建設大壩留下來的500米鐵索吊橋成了庫區的景觀。
昔日荒涼苦寒之地,隨著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和引黃工程的建成和運營,以及旅遊的日漸升溫,古老的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一個新興的小集鎮正崛起在黃河岸邊。
吳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