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市場為何重新煥發活力?
更新于:2025-04-07 07:58:20

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 毛藝融

  企業赴港上市熱情高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5日,有121家計劃赴港上市企業的申請狀態為“處理中”,較2024年底的86家顯著增加,主要分佈在智能駕駛、軟體開發、半導體、人工智慧(AI)等領域。

  A股公司赴港上市尤其積極。來自新能源、消費等領域的33家A股公司正推進“A+H”上市,部分A股公司則籌劃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赴港上市熱潮也反映在一季度的IPO數量和融資規模上。畢馬威報告顯示,中國香港首季共完成15宗IPO,集資額177億港元,位列全球第四,金額與去年相比增加約270%。其中,有6宗IPO項目融資規模超過10億港元,而2024年同期只有1宗。這表明大量資金和投資者正湧入香港IPO市場。

  那麼,港股市場究竟有何吸引力?

  首先,今年以來,中國資產迎來系統性重估,國際長線投資者將目光重新聚焦港股市場。港股市場強勢反彈,大幅跑贏全球多個主要市場。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收盤,恒生科技指數年內漲幅約18.92%。同時,大型IPO專案吸引了國際長線資金加速入場。據高盛投行人士透露,自去年底至今,港股單個IPO平均吸引到約30家機構投資者參與。

  其次,政策層面的支援因素也不可忽視。中國證監會去年4月份發佈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明確提出“支援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並且加快企業赴境外上市備案審批,為港股IPO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港交所也持續優化上市制度,下調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時的市值門檻,為百億港元市值以上的A股公司開設快速審核通道,促進了更多內地企業選擇將香港作為融資平臺。

  港股的“閃電配售”機制也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僅3月份,就有比亞迪股份完成435.09億港元H股配售,小米集團完成約425億港元H股配售,蔚來完成超40億港元H股配售,眾多國際長線投資者參與其中,進一步凸顯了香港市場對大型項目的承載能力。

  再次,港股市場不僅能為企業提供融資管道,還能幫助企業建立國際化治理架構、提升國際影響力。對於有國際化布局的企業而言,在港上市意味著可以藉助香港市場構建自身的外匯融資平臺。筆者觀察到,近年來,我國企業愈發重視全球化發展。例如、汽車、光伏等企業在歐洲等地投資設廠,茶飲品牌企業在東南亞市場快速擴張等,而赴港上市,有利於這些企業加快海外產能建設、市場拓展以及塑造國際品牌力等。

  最後,香港具有獨特的地位優勢。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其核心競爭力在於構建中國風險定價中心,通過規則創新將境內產業升級與全球資本偏好深度結合。越來越多的企業赴港上市,有利於香港市場加強自身建設,在服務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提升實力、影響力,提升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也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促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發揮更核心的作用。

  筆者認為,在當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將是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重要通道。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有利於破除“內捲式”競爭,發展外向型經濟,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消費教育“活”起來
消費教育“活”起來
2025-03-26 13:48:04
暴降17℃
暴降17℃
2025-03-26 13:48:42
警民聯手救隻“鴨”
警民聯手救隻“鴨”
2025-03-26 13:49:16
水潤城 幸福融
水潤城 幸福融
2025-03-26 1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