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上午,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柳溝鎮舉行古蜀道徒步遊活動。徒步遊活動自古蜀道上黃裳講書台點位開始,順著沿線向南而行。約60人參與,從黃裳講書台至柳溝驛站徒步全長約5公里,需時約1小時。此次活動由柳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柳溝鎮“劍閣老兵”古柏保護志願服務隊組織與服務。
據清同治《劍州志》載:“講書臺,在州西三十里,宋黃兼山講學處。”黃裳,字文叔,能金山,南宋隆慶府(今劍閣縣)普成縣(今王河鎮)人,政治家、文學家、天文學家,曾輔佐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皇帝,先後任國子博士、禮部尚書等職,終生以“一物不知、一書不讀”為恥。黃裳曾在此設壇授課,講書台聲名因此大揚於天下。
從黃裳講書台至柳溝驛約5公里,途徑“水溝兒”(小地名)、三棵樹(小地名)、苟家岩(小地名)、柳溝驛等,與108國道比肩而行,沿途古柏緊密,千年柏樹冠蓋如陰,枝條虯勁,翠葉欲滴,風景如畫,也是古蜀道徒步極佳路線。
“走在古蜀道上,沿途的古柏又好看還遮蔭,且現在正值百花盛開的季節,兩邊盛開的油菜花、桃花、梨花讓人陶醉,景色很好看”。一行的楊女士說道。
“我去年就已經走過劍閣的古蜀道,不過當時走的是攔馬牆段至建州古城段。很喜歡這裡,想再走一遍,於是今年又來了。”來自天津遊客感慨地道:“不過這次走的是從武連-柳溝-黃裳講書臺段。從柳溝驛走過來到黃裳講書臺,這段景太好了。”
“柳溝鎮2025年古蜀道徒步游圓滿落幕。我們欣喜地看到,千年古柏掩映下的青石驛道,正以蓬勃生機煥活文旅新圖景。古蜀道不僅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生態遺產,更是傳承中華文明的精神紐帶。下一步,柳溝鎮將深化“文旅+生態”發展模式,宣導全民參與古柏認養計劃,與柳溝鎮的全體幹部、村民一起,共同守護這穿越時空的綠色脈搏,讓每一棵古柏都能在鄉村振興的春風里,繼續講述三千年的蜀道傳奇。”劍閣縣柳溝鎮黨委宣傳委員舒義華說。(供稿人: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柳溝鎮人民政府 何佳朋)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