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11點,一位23歲的年輕患者被緊急送入西安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監護室。入院時,患者病情危重,雙側眼球無法活動,瞳孔散大且對光反射消失,四肢無力,感覺異常,生命危在旦夕。該患者在入院前3天飲酒後,出現視物模糊、手指麻木、頭暈、行走不穩等癥狀,且癥狀迅速加重,最終無法獨立行走,只能依靠輪椅。曾輾轉多家醫院,均被診為“酒精中毒性腦病”,治療效果不佳。
迅速反應,精準診斷
患者轉入西安市中心醫院后,神經內科團隊迅速反應,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力,通過詳細追問病史,發現患者在發病前3周曾有發熱史,2周前還出現過腹脹、腹瀉等癥狀。結合患者的急性起病、多組顱神經受損、廣泛周圍神經病變、雙側共濟失調等表現,醫生果斷排除了酒精中毒性腦病的可能性,將疾病鎖定在免疫相關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
爭分奪秒,精準施治
患者上午10點住院治療,入院後2小時內迅速完成了頭顱及眼眶部磁共振檢查,排除了顱內病變。下午2點,醫生為患者進行了腰椎穿刺術。然而,患者的病情仍在快速進展:下午4點,患者出現呼吸費力,血氣分析顯示動脈血氧分壓降至51mmHg,氧飽和度僅為85%,提示呼吸肌嚴重受累,隨時可能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儘管患者的腦脊液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稍升高,但蛋白水準正常,且合併嚴重自主神經功能受損,這並不完全支援吉蘭-巴雷綜合征(GBS)的典型臨床表現。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神經內科團隊藉助DeepSeek大模型對患者的臨床信息進行了深度分析。DeepSeek的分析結果與醫生的判斷基本一致,並給出了進一步的診斷思路,幫助醫生更加精準地鎖定病因——罕見的吉蘭-巴雷綜合征(GBS)顱神經變異型。
基於患者病情危重,且不斷迅速進展,當晚,醫生立即為患者啟動了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衝擊治療。次日,患者病情仍在進展,四肢無力加重,吞咽困難,醫生在排除激素禁忌症后,果斷給予大劑量激素衝擊治療。住院 3 天,血清學抗體結果提示患者為神經節苷脂抗體陽性,重疊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MOG)抗體陽性,進一步證實了診斷,也驗證了該病例的錯綜複雜性。
精準治療,顯著療效
經過精準治療,患者病情迅速好轉。住院第 4 天,患者雙側瞳孔縮小,指鼻試驗較前穩准,病情趨於穩定,未再進展。2周后再次複查腰椎穿刺,結果顯示出吉蘭-巴雷綜合征典型的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神經電生理檢查提示自主神經受損,瞬目反射異常,進一步證實了“吉蘭-巴雷綜合征變異型”的診斷。經過半個月的精心康復治療,患者已能在家屬攙扶下下地行走。
專家解讀
吉蘭-巴雷綜合征(GBS)吉蘭-巴雷綜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種免疫介導的急性炎性周圍神經病,通常急性起病,病程呈單相性。約50%-80%的患者在發病後2周內病情達到高峰,隨後逐漸穩定或好轉。2/3的GBS患者在發病前6周內有前驅感染史,常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感染。GBS可分為兩大類型:1. 經典型GBS:以四肢無力為核心癥狀,常伴有腦神經、感覺和自主神經受累。2. 變異型GBS:如Miller Fisher綜合征(MFS)、Bickerstaff腦幹腦炎等,較為罕見,但病情更為複雜,且臨床變異性很大,極易誤診漏診。
深度解讀
DeepSeek大模型在這一病例的診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深度分析患者的臨床資訊,DeepSeek幫助醫生在面對複雜、不典型的癥狀時,迅速排除干擾因素,精準鎖定病因。其強大的推理能力和對大量醫學知識的整合能力,為醫生提供了重要的診斷支援,使得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精準的治療,避免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這一病例的救治,充分體現了西安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在神經危重症診斷和治療中的高效性與專業性。從入院初期的迅速評估,到病情惡化時的果斷決策,再到治療方案的精準實施,每一步都彰顯了團隊對“尚德 精術 和諧 創新”院訓的踐行。通過精準診斷和及時治療,患者病情迅速好轉,避免了呼吸衰竭甚至昏迷的悲劇,最終實現了良好的康復效果。同時,西安市中心醫院第一時間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應用也為罕見病的診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展現了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巨大潛力。
編輯:閆如鈺
【來源:西部網健康_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