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汽車智慧化的“慧眼”,如何引領智能駕駛新時代?
更新于:2025-03-27 21:22:14

在汽車智慧化的大潮中,激光雷達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作為汽車的“眼睛”,激光雷達賦予了車輛前所未有的感知能力,是實現高級智能駕駛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它通過發射鐳射並接收反射信號,精確捕捉周圍物體的三維位置資訊,構建出高精度的環境地圖,使車輛能夠全方位、立體地感知周圍環境,無論是白天黑夜,還是惡劣天氣,都能穩定工作,這是傳統視覺感測器難以比擬的。

激光雷達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智能駕駛的發展。從最初的輔助駕駛,到如今備受關注的高級智能駕駛,激光雷達的身影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實現城市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時,激光雷達幾乎成為了標配。面對複雜多變的城市路況,鐳射雷達能夠精準識別各種障礙物,提前發現潛在危險,為車輛的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援,顯著提升了智能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回顧雷射雷達的發展歷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鐳射雷達主要應用於軍事和工業領域,在地形測繪、目標探測與跟蹤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隨著汽車智慧化浪潮的興起,激光雷達開始在汽車領域嶄露頭角。美國企業Velodyne作為雷達領域的先驅,率先將雷射雷達應用於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的參賽車輛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為雷射雷達在汽車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激光雷達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階段。技術層面,激光雷達的測距精度、解析度和掃描速度等關鍵性能指標不斷提高。新型鐳射光源和探測器的出現,以及掃描技術的創新,如轉鏡、棱鏡、MEMS微振鏡等技術的應用,使得雷射雷達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獲取周圍環境資訊。同時,激光雷達的成本也逐漸降低,為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可能。

在應用拓展方面,國外雷射雷達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在全球市場佔據先機。然而,隨著中國企業的加入,激光雷達市場的格局迅速發生了改變。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完善的產業鏈配套以及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高接受度,為雷射雷達的本土化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雷達市場已經形成了由速騰聚創、華為技術、禾賽科技及圖達通等幾大廠商主導的格局。

在國內市場上,激光雷達的搭載門檻正在迅速降低。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前裝標配NOA功能的車型累計達167.8萬輛,其中城市NOA滲透率為1.52%。鐳射雷達作為實現NOA的核心感測器,在多數車型中成為“標配”。部分車型甚至搭載了多顆鐳射雷達,如阿維塔11、極狐阿爾法S等,均搭載了3顆雷射雷達。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搭載雷射雷達,且價格區間逐漸下探。

以速騰聚創為例,其車載雷達產品的均價已經從2020年的2.25萬元降至2024年的2000余元。按照規劃,今年速騰聚創新一代的中長距鐳射雷達規模化量產後,售價有望進一步下探至200美元左右。隨著成本的降低,激光雷達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國內雷射雷達產品的均價有望突破至千元以下,屆時雷射雷達的滲透率或將突破40%。

當前,國內雷射雷達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徵。速騰聚創、華為技術、禾賽科技和圖達通四家頭部企業佔據了幾乎所有的市場份額。其中,速騰聚創以514,995顆的裝機量位居榜首,佔據了33.5%的市場份額;華為技術緊隨其後,憑藉420,538顆的裝機量,佔據了27.4%的市場份額;禾賽科技則以392,571顆的裝機量位列第三,佔據了25.6%的市場份額;圖達通以205,604顆的裝機量,收穫了13.4%的市場份額。

速騰聚創作為雷射雷達市場的龍頭企業,其裝機量實現了翻倍增長。問界、極氪、小鵬等眾多國內外汽車品牌都是速騰聚創的雷射雷達配套客戶。華為則憑藉強大的智慧汽車合作生態,在雷射雷達市場上迅速崛起。鴻蒙智行旗下的多款車型所搭載的雷射雷達均由華為自供,阿維塔、方程豹等品牌也是華為雷射雷達的重要客戶。

禾賽科技作為國內裝機量曾領先的企業,雖然2024年的銷量排名有所下滑,但整體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理想、小米、零跑等品牌都是禾賽鐳射雷達的客戶。其中,理想汽車是禾賽現階段最核心的整車客戶,2024年全年合計配套了23.8萬顆禾賽的雷射雷達。

與其他三家頭部企業在終端市場上的“遍地開花”不同,圖達通則深度綁定蔚來汽車,目前蔚來汽車旗下車型基本都採用了圖達通的雷射雷達。然而,圖達通也在積極拓展與其他整車廠的合作機會,以降低對單一客戶的依賴。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城市NOA功能加速滲透的背景下,車載雷射雷達的需求量呈現出爆髮式增長。同時,激光雷達在非車載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拓展,為行業開闢出新的增長空間。屬於雷射雷達的黃金時代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