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具身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作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標誌其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規劃。那麼何為“具身智慧”呢?
具身智慧是指智慧體(如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通過物理實體與環境即時交互,實現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一體化。其核心理念顛覆了傳統人工智慧的“離身性”局限,強調智慧的本質必須通過身體與環境的動態互動來塑造和體現。
具身智慧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方向,正從技術驗證邁向實際應用,並深度融入各類實體場景,展現出廣闊的產業革新潛力。其核心優勢在於智慧體通過感知、決策、執行的閉環系統,實現對現實世界的自主交互,使人工智慧從虛擬推理邁向物理操作,從而推動各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具身智慧將不再局限於高精尖工業應用,而是向消費市場普及,逐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生產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也成為人們的智能夥伴。無論是在家庭、辦公場景,還是在戶外環境,具身智慧都將憑藉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交互體驗,提升生活品質,形成龐大的市場空間。
未來,具身智慧將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醫療養老、服務業、教育娛樂、消費終端等多個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政策支援與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將加速具身智慧產業的發展。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均已將具身智慧納入科技發展戰略,推動相關技術突破與產業化落地。我國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通過政策引導、資本支援、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具身智慧的核心技術攻關和商業化應用,構建全球競爭力。具身智慧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推動社會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力量。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產業生態的完善,它將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鑒於其重要戰略價值,國家應通過政策引導、資本支持和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突破與產業轉化,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助力構建開放、共用、可持續的智能化未來。
(本文選自《學習時報》2025年3月19第1天6版,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學智慧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