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廊坊日報
一院一景 一戶一韻
“美麗庭院+”帶動農家小院大變身
圖為大廠回族自治縣陳府鎮榮馬坊村美麗庭院。(資料片)本報記者 楊苗苗 本報通訊員 李岩 攝
本報訊(記者 盛嘉敏 通訊員 劉香玲)近日,走進廊坊鄉村,一戶戶精心設計的庭院如明珠散落,既有白牆黛瓦的徽派雅韻,又有自然清雅的田園風情。這場由市婦聯引領的美麗庭院建設行動,正將一戶戶農家小院編織成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
在固安高新區馬公莊村商素芝家,庭院內,梅蘭竹菊浮雕與各式花草相映成趣,國風臉譜裝飾更添藝術氛圍;室內的,婦女們手執畫筆,在素坯面具上慢慢勾勒出臉譜輪廓。
“庭院裡有文化根脈,有生活奔頭,這就是鄉村振興最美的樣子。”商素芝說。
這一處獨特的“韻文臉譜”手工婦女微家,不僅是商素芝傳承京劇臉譜技藝的基地,也成為帶動鄉村婦女經濟獨立的美麗庭院。
近年來,市婦聯帶領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投身美麗庭院建設,以庭院“小美”扮靚鄉村“大美”。截至2024年底,我市尋找打造市級“十佳百優美麗庭院”880戶,建成美麗庭院4.2萬戶,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有效發揮了“半邊天”作用。
一方庭院,是奮鬥創業的舞臺,是家風傳承之所,也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方靈秀天地。
自啟動美麗庭院建設以來,市婦聯堅持黨建引領,把該項工作作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切入點,制定實施方案,通過“市部署、縣落實、鄉推進、村落地、戶行動”推進、實地指導推進、“抓兩頭帶中間”分層推進、婦聯執委帶頭推進等方式,形成了層層有人抓、級級有人管,各部門有效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有效運行機制。
在永清縣核雕庭院裡,刀尖遊走間誕生一件件精美工藝品;在霸州優蜜小食院,各種美食通過短視頻被大家熟知……市婦聯創新推出“美麗庭院+”融合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美麗庭院與農文旅有機融合路徑,鼓勵農戶在庭院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手工業和鄉村旅遊等產業,形成“庭院+手工”“庭院+美食”等運營模式。同時,市婦聯通過開展“十佳百優”美麗庭院尋找活動,在全市打造經濟庭院、非遺庭院、景色庭院等特色庭院110戶,點亮庭院建設星星之火。
2024年,全市打造美麗庭院精品線23條,通過相鄰典型村街聚點成線、成方連片,集中打造了三河市楊庄鎮中門辛村等一批美麗庭院特色村,庭院美化靚化成為一種時尚和潮流。
在美麗庭院建設中,市婦聯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分類明確建設重點和建設標準,引導婦女群眾及家庭實現“外在美”與“內在美”同頻共振,形成“一院一景、一戶一韻”特色風格。2024年,全市打造美麗庭院典型戶1.7萬戶、庭院微家337戶,使廣大家庭看有樣板、學有榜樣、建有目標。
為精準引導廣大婦女家庭積极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市婦聯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組織開展“庭院好物我來說”“跟著抖音賞庭院”等系列線上主題活動;官方微信開設“庭院煥新顏 生活美如畫”“美麗庭院看鄉村”等專欄宣傳庭院建設經典成果;發揮村婦聯幹部、執委、志願者和婦女群眾的作用,常態化開展衛生互查、庭院互評等活動,保障美麗庭院建設品質。
除此之外,市婦聯充分發揮美麗庭院巾幗志願講師作用,圍繞學習宣講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家教家風建設、庭院經營發展等內容豐富庭院建設內涵。2024年,累計授課350課時,受益群眾2萬餘人次。
站在新起點,市婦聯將持續深化“美麗庭院+”行動,凝聚多方合力,多措並舉,引導廣大婦女家庭做好環境、產業、基層治理等“美麗庭院+”高質量發展文章,以環境美帶動生態美、風尚美、產業美,打造鄉村振興家庭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