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湖北日報
武漢蔡甸區玉賢變電站使用機器狗巡檢。 (李柏松 攝)
巡視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過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費時費力,如今有無人機、機器狗幫忙,效率大幅提高。3月21日從國網湖北電力獲悉,目前全省建成387座智巡站,共執行1.5萬余次智慧巡視任務,替代5927次例行巡視,累計節省巡視時間1.1萬小時。
湖北電網目前有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77座,開展電網數智化提升工程,提高運維效率勢在必行,“機巡替代”是數位化提升中的一個特色應用場景。
在湖北電網的日常巡視工作中,無人機實現規模化應用。荊門建成國網首個地市級無人機智慧巡檢全覆蓋示範區,所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做到無人機智慧巡視全覆蓋,且無人機可以按照規劃好的航線自主飛行,不用人工介入。國網荊門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徐東升介紹,變電站設備密集,每站至少配置2000多個巡視點位,無人機可有效解決人工巡檢存在的高空視野盲區等問題。
目前,湖北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總長超3.6萬公里,以往電力工人靠“鐵腳板”翻山越嶺巡線,風險較大、工作辛苦。如今,無人機逐漸取代人工巡檢,機上搭載的光學、雷達、紅外等設備,讓細微隱患無處遁形。
“以往在巡檢工作中,電力工人每天最多能對單條線路開展3次巡檢。而使用無人機快巡,每天最少可以巡檢6次,通過配合後端演算法,全域線路巡檢頻次可提升17倍,節省巡檢人力62.5%。”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無人機班班長鄒語晨介紹。以前每月巡線耗時達14天,現在應用無人機智慧巡檢,每月巡線只需3天。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三維成像等技術應用,巡檢工作已從單一維度轉向“空天地”立體智慧化巡檢,無人機、機器狗等組成嚴密的巡檢網路。位於宜昌的500千伏安福變電站有巡視點位1萬多個,全站通過建立數位三維模型,以此為基礎設定無人機和機器狗行動路線:兩架無人機一架在高空巡檢,一架在中低空巡檢,機器狗則在地面檢查變壓器是否漏油,它們只用3小時就能處理好原先需要48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彭一葦、劉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