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舉報人獲刑七個月!上海嘉定重拳打擊“藏匿過期食品”職業索賠案
更新于:2025-03-26 00:17:24

記者從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瞭解到,日前,嘉定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成功偵破一起惡意製造過期食品實施敲詐勒索的典型案件。犯罪嫌疑人鐵某因多次藏匿臨期商品、偽造證據實施索賠,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

此案作為嘉定區規範牟利性職業舉報的標誌性案例,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樣本。

細查線索脈絡,識破“暗網迷局”

2024年,嘉定區馬陸鎮、南翔鎮某連鎖超市通過政企共建的資訊直報管道,發現多起蹊蹺投訴:消費者聲稱購買的商品過期,但企業自查顯示臨期品管理嚴格。經市場監管所指導超市排查后發現,男子鐵某存在多次將臨期商品藏至貨架深處、待過期后精準取貨購買並索賠的異常行為。

在查獲線索后,嘉定區市場監管局依託責任戰區,迅速啟動所隊聯動。經調查核實,鐵某符合典型的牟利性職業舉報特徵,且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嘉定區市場監管局迅速聯動區公安部門,通過全鏈條數據追蹤、證人證言串聯及全市投訴舉報單排摸,鎖定鐵某涉嫌敲詐勒索罪的證據閉環。

公安機關查明,鐵某利用商家“息事寧人”心理,多次通過藏匿商品實施敲詐,單次索賠金額500-1000元不等,以小額索賠試圖規避法律嚴懲。最終,法院依法以鐵某構成敲詐勒索罪判決其有期徒刑七個月。

築牢治理根基,圍剿“職業黑手”

本案判決將“小額多次”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納入刑事打擊範疇,釋放“惡意舉報必嚴懲”的強烈信號,破解了以往“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治理困局。鐵某案的判決不僅是對“職業黑手”的雷霆震懾,更彰顯了嘉定區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秩序、護航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堅定決心。

聚焦牟利性職業舉報治理目標,嘉定區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通過建立常態化職業舉報線索排查機制,加強投訴舉報、覆議訴訟、信訪等大數據聯動分析,梳理異常高發線索,為職業舉報精準畫像;深化“行刑銜接”,加強執法司法聯動,與公安部門、檢察院等建立“線索共研、證據共用、案件共辦”機制,依託《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六十六條“投訴舉報異常名錄”制度,對高頻舉報人實施重點關注;強化工作預警,對職業舉報案中的共性、重複性或苗頭性等問題下發預警提示;推動社會共治,通過典型案例宣傳、企業合規培訓等,提升經營者風險防範意識與守法經營水準,引導市民群眾理性消費、依法維權。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以法治化、資訊化、協同化的治理創新,讓守法企業輕裝前行,讓消費者權益保護回歸正途,為全社會構建更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