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從小對我“雞娃”的,是大我8歲的她
更新于:2025-03-26 02:12:36

讀書是有癮的。這種癮頭,於我而言,已經深入骨髓、無藥可救。要問我是如何養成這種病入膏肓、藥石無功式讀書癮的,大抵得從我讀幼稚園時說起了。這可真是一個漫長的故事。

首先,幸或者不幸,我有一個比自己大八歲的姐姐。一個我還在穿開襠褲,抓螞蟻、鬥螞蚱、撒尿和泥的時候,就已經快要上初中的姐姐;一個從小好為人師又比較愛體面,覺得不能讓自家弟弟輸在起跑線上的姐姐。所以,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享受童年的時候,我就得坐在小板凳上,對著翻過來充當黑板的搓衣板,瞪大茫然而空洞的眼睛,在沒有任何拼音註釋的情況下,直接學習唐詩、學習加減乘除,甚至學習分數、小數分隔符等。

在湖南鄉下,老鄉們想要催肥鴨子的時候,會一把卡住鴨子的脖頸,逼著鴨子張大嘴巴,把竹筒塞進鴨子喉管,往裡面填塞苞谷粒子,這大抵就是老姐填鴨式教育的側寫罷?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僥倖,我還有一顆容量略微可觀的腦子,我真的比同齡人提前兩三年時間多認識了一千多個常用字。

當我跨入幼兒園大門時,天大的好消息傳來:那個熟練掌握了填鴨式教育法的姐姐,上初中住校了。於是,我歡喜雀躍,手舞足蹈,真個好似炸棚的鴨子,歡喜得都要在風中淩亂了。

於是,某一天,老娘單位的同事們下班了,家裡有娃兒上幼稚園乃至小學低年級的同事們,齊齊在風中淩亂了——偌大的單位宿舍靜悄悄的,那麼多娃兒,都不見了!

是我乾的!一隻脫離了老姐約束的、從鴨棚里竄出來的頭鴨,在那個幼稚園放學后的下午,一聲召喚,帶著那個單位里幾乎所有的娃兒,竄到了小縣城母親河的河灘上。我們嬉戲玩水,不亦樂乎,直到夜幕降臨,才饑腸轆轆盡興而回。

濕噠噠的衣衫和鞋子,指甲里的泥土和青苔,乃至手裡的幾個河蚌之類的小生靈,無不說明了我們在那兩個小時里創下了何等的豐功偉業。

那天晚上,單位宿舍里不聞飯菜香,只有此起彼伏、遙相呼應的娃兒們的慘嚎。

老娘、老爹突然醒悟,失去了填鴨式“教育大師”的約束,我這個活潑得有點過分,小時候被冠以“山兒”的小名、其意指山猴子的小東西,是會闖出大亂子來的!

得上個轅頭啊!於是,某次幼兒園放鴨子……不,放學後,剛受過皮肉之苦的我,步履蹣跚地回到家中,面前就出現了一本小人書。

那年代的小人書,真個是精彩。

《三國志》《水滸傳》《紅樓夢》,還有《渡江偵察記》等等。最不可思議的是居然有魔改版的《后西遊記》故事,講述的是猴子師兄弟三個離開西天的故事,他們騰雲駕霧跑到現代的美國,被當作外星人,隨後在現代社會展開諸多廝混。

我甚至清晰地記得那本40年前的小人書裡,師兄弟三個口述修仙秘典、現代科研人員啼笑皆非的闡述。“姹女嬰兒”,被曲解為“試管嬰兒”;“腎水入華池”,被曲解為“不能隨地小便”。

輯頭,悄然系上了。我逐漸沉迷於那些精彩絕倫的小人書,只要我手上捧著一本,就能靜靜地坐一個上午、一個下午、一個晚上。

如此,轉眼間,我踏入了小學校門。小人書已經無法滿足我這樣一個小學生的訴求。契機就這麼不期而至。

我和班上的男同學爭論某本《西遊記》小人書的情節時,一個男同學極驕傲地說,他家有正經的《西遊記》小說!

於是,某個週六上午,放學後,我屁顛屁顛地跟著那同學到了他家,如遇至寶地捧起了一本頁面枯黃、書角打卷、脫膠散頁的繁體字版《西遊記》。

注意:繁體字版《西遊記》(上冊)!重點在這裡,只有上冊!中國的文字傳承真是太神奇了,只學了簡體字的我,剛進小學的我,居然不怎麼吃力地就用了一下午時間將繁體字版《西遊記》(上冊)囫圇吞棗般咽了下去。

其後一段時間是痛苦的、是煎熬的,也是夜不能寐、食之無味的。書中那等桀驁的猴哥,他後來的命運如何?

我擔心,我憂慮,為之消得人憔悴啊!時常被老娘稱為“山兒”的我,那一段時間,如今反思,似乎變成了峨眉山攔路打劫的惡猴子,整日里對老娘、老爹圍追堵截,索要《西遊記》下冊。

問題的最終解決,似乎是老姐從學校圖書室借來了下冊。我對細節的記憶有點模糊了。總之,我得償所願了!

新世界的大門向我敞開了。書,真正的成年人閱讀的書裡,居然有如斯恢巨集壯麗的廣袤天地,有如斯變幻莫測的神奇故事!

若是那時候,課業更重一些、作業更多一些、考試的難度更大一些,或許會使我不至於成為一條“書蟲”。

於是,每天放學,我急匆匆地做完功課,等到家長下班回家還沒生火做飯時,我已然歡喜地將他們堵在路上,伸出手:“書呢?”於是,我認識了《飛狐外傳》中的胡斐、程靈素和苗若蘭;於是,我認識了《雲海玉弓緣》中的金世遺、谷之華和厲勝男;於是,我認識了《蜀山劍俠傳》中的李英瓊、極樂童子和綠袍老祖;於是,我生平第一次,對於男女之間的感情產生了最懵懂的揣測,《神雕俠侶》中的過兒和姑姑,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黯然神傷,生平第一次領略了何謂“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老姐又偷偷摸摸地丟給了我《紅樓夢》,丟給了我《茶花女》,丟給了我《巴黎聖母院》,還有《簡·愛》《基度山伯爵》《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很多書,大抵是我那個年紀實在不應該讀的吧?

他們的跌宕命運,他們的言行舉止,對於那時候的我,委實太沉重了。

我小小年紀,有了相比年齡顯得太深沉的“寧靜”和“沉思”,近乎有點“陰鬱”了。就覺得,和同學們去遊戲廳是無趣的;就覺得,和同學們的社交互動是乏味的……什麼都不要找我,讓我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就好。

只要我面前還有一本沒看過的書,這就很好。順理成章的,初中時我省下的早餐錢和零用錢,全部貢獻給了書店。順理成章的,高中時我省下的早餐錢和零用錢,全部貢獻給了書店。

高中3年,哪怕是在課業最繁重的高三下學期,我每天得閒時也會捧著各色“不正經”的課外書猛讀。僥倖,我成績還不錯,老娘、老爹也就聽之任之了。

我上了大學。那是何等愉悅快活的4年啊,學校有那般大的一座圖書館,校門外有那麼多的書店。等到我將一點點生活費幾乎都貢獻給校外的書店后,我更是驚喜地發現,互聯網上居然還能找到那麼多市面上買不到或買不起的書!

噫,我更發現了新天地,學校的BBS上,這麼多“文青”師兄、師姐在探討各類小說的人和事,很多人言之有物,讓人大開眼界。

如此,還能怎麼樣呢?無能反抗也無心反抗,就這麼,一頭扎進去吧?

扎進去,單單讀書可夠?單單評書可夠?那,何不自己敲擊一下鍵盤,試著寫書?

一條有著深度癮頭的書蟲,就此誕生。再也治不好的了。我離開大學,已有24年啦。每天,固定時間,寫作兩三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嘛,若非逼不得已,我決不出門。家裡的書,頗多;網上的書,極多。

吃喝拉撒加睡覺,9至10個小時足矣,再刨去寫作的時間,一天總能有10個小時沉浸在文字中不可自拔、不願自拔。

四季,四季輪換,唯有一大杯茶水、一本書,不可或缺。

管你窗外的枝葉綠了、黃了、紅了,或者光禿了,只要杯中還有水,面前還有字,屁股就好似被椅子黏住了一般,是絕對不會挪動分毫的。

如今,每天大多時間,平板電腦取代了紙裝書籍。為什麼呢?因為左手緊握平板電腦,在洗澡的時候,也是能繼續讀書的。花灑“嘩啦啦”地噴著熱水,右手打著沐浴露時,下巴是可以用來翻頁的。洗一個澡十來分鐘時間,又是能讀十幾頁書的。水滴落在平板電腦上是無傷大雅的,而紙質書沒有這般便利。

洗澡如此,吃飯時,自然如此;如廁時,自當如此;睡覺前,定然如此;外出坐車時,尤其是長途奔波時,若是不看點書,豈不是浪費了這大好人生?

讀書有癮,已然深入骨髓。書香如蠱,無形無跡,浸潤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運動建議
運動建議
2025-03-26 14:37:38
成為最好的自己
成為最好的自己
2025-03-26 14: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