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Windows 筆記型電腦睡眠模式讓人惱火!我查看了一下原因(附解決方案)。
更新于:2025-03-25 23:44:39

這是一個讓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話題,我很難想像,已經2025年了,我們還是要來討論這件事。

有人也許會問, Windows 筆記本的睡眠模式有什麼問題嗎?我猜,問這個問題的應該是 Mac 使用者。

很多 Windows PC 一直以來,都存在「失眠夢遊」「睡到熱死」「醒來乏力」「四肢癱瘓」…… 之類的問題。我來給你逐一解釋,每個我都親自碰到過,絕非杜撰。

常見癥狀

失眠夢遊

「失眠」很常見的,以為它睡了,其實它醒著。

Winodos 筆記型電腦蓋子一合上, 或者選擇「睡眠」電源選項,電腦都會表現出看似睡眠,但是幾秒后,甚至幾分鐘后自己醒來的情況。如果是台式機,半夜可能會突然亮屏醒來。甚至還能觀察到似乎在運作某些任務,風扇會轉起,硬碟有讀寫等等……

睡到熱死

經常攜帶 PC 筆記型電腦出差的小夥伴,可能知道我在說什麼。

把筆記型電腦的蓋子合上,然後往背包裡一放。不久就會發現,背包發熱,打開背包一看,一股熱浪襲來。筆記本正在運作,散熱無處而去。

這本質上還是電腦突然醒來「失眠夢遊」的後果。幸運的是(也不知道幸運在哪裡),現代的 PC筆記本幾乎都有過熱保護,溫度過高時會自行停機甚至關機。

醒來乏力

是的,出差的人最害怕遇到這個,需要筆記型電腦時,一打開,發現沒有電了,明明記得合上電腦時還有 70% ~ 80%的電量,打開一看只有 10%~20%, 直接進入了省電模式。這時只能匆忙去找電源插座接線。

我很同情星巴克里的 Windows 電腦使用者(包括我自己),總是要找電源,其實,現代的 PC筆記本續航能力已經很強了,但是也架不住「睡眠」或者「夢遊」耗電的問題。

四肢癱瘓

這個需要資深一點的玩家才會遇到,筆記本醒來后的狀態,和之前有微妙的差別。「硬體上下文」似乎和之前會有不同,但理論上應該完全一致才對。這種微妙的差別,一般覺察不到,但偶爾會有 這樣的情況:

藍牙設備失效了,這個多數可以重新連接恢復,但是麻煩。

有線外接設備失靈了, 如:外接顯示器,有時一定需要重啟電腦才能恢復(如果要關機重啟,那麼睡眠的意義何在?)

提示 Bitlocker (Windows 硬碟加密機制)出現異常,需要恢復。我遇到過一兩次,幸好只要重啟就行,MD 嚇死我了。

根本的原因

先說結論,Windows 電腦的很多問題其本質在於:過度鬆散的軟硬體組成架構。

軟體開發商各玩各的;硬體也各玩各的;OS 也就是 Windows,也是天天自己折騰自己。

例如:某網盤可以在睡眠後半夜醒來瘋狂讀寫磁碟之類。某硬體外設不支援睡眠,導致電腦睡不著之類,OS 自己有 bug 和某個驅動之間不配合之類。

很久以前,有個詞叫做「相容性問題」,指的就是軟硬體以及操作系統間的不協調,從而導致各種故障的問題(其實最早指的是和 IBM PC 相容的問題)。

一度解釋不了的電腦故障都被稱為「相容性問題」。現代科技的一大「進步」就是,現在大多數相容問題,不會導致硬體損壞,只要重啟電腦就能解決(IT Crowd 英劇 裡面的經典臺詞:你有沒有重啟??我覺得是有科學依據的)

Windows 沒有強力的軟硬體生態管理能力,隔壁的 Mac 就做到了強力的管理,軟體要嚴格審核,主要硬體自己生產,操作系統也是自己的,因此我幾乎沒有遇到過 Mac 睡眠問題。

Mac的問題是,有時睡得太死了,需要使用軟體強制清醒, 例如「安非他命」(一個軟體,不是藥品)之類(下圖)。

Windows 沒有強力管理的好處是,這是個可以隨便折騰的世界,各種機會實驗都可以發生,而且供應商如此豐富,不會鎖定供應商,額外還可以壓低擁有價格。缺點就是,各玩各的,會有很多摩擦和潛在的問題。

如何看自己的電腦怎麼個睡法

現代的 PC 電源管理,劃分為 S0~S4等 幾個級別。S後面的數位越大,通俗理解就是:睡眠后恢復清醒所需時間就越長,而且「上下文」狀態恢復就越少,睡眠時「動作」越少。

我們甚至可以理解「徹底關機」也是一種「無夢長眠」,但是恢復時間很長(要重新開機);而且喪失所有「上下文」,不可能回到關機前狀態;關機後也不會有任何動作,因為都斷電了。

有一段時間里,筆記本睡眠都處在 S3 水準, 近幾年多數筆記本達到了 S0 水準。S0狀態下的 PC 在睡眠后仍舊會幹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據說可以定時收發郵件,問題是誰MD需要這種功能!實在重要的訊息收發保持手機通知即可。)。因此 S0 是通電的(S3 也是通電的),甚至可以網路連接(Connected Standby),另外也有「離線模式」,這幾乎就是手機的「待機模式」,所以叫做 Standby,沒毛病。這種高級別的「假寐」再配合 之前的「相容性問題」,會產生上述的各種後果。

在 Windows 裡面 Win+R 輸入 Cmd,憤怒地進入命令行 ,然後 powercfg /A 就可以查看 計算機支援的睡眠模式(下圖是我的筆記本支持情況)。

我建議,大家可以開啟「休眠模式」,休眠可以做到將記憶體寫入硬碟,在開機時快速恢復,但大記憶體機器就不太合適。很多機器都默認隱藏了「休眠」。我們可以用 powercfg /H on 或 powercfg /H off 來啟用或禁用「休眠」功能。

更多解決方案

我這裡有幾個方案,從治標到治本。

盡量使用休眠或徹底關機

這個方案可能是PC方案中最好的, 這種情況下筆記本是斷電的,不會「夢遊」,但是要注意,有時Windows的所謂關機其實是待機,這種文字遊戲和 Windows 電源管理配置有關,下面會講到。不是 PC 睡眠的設計機制不好,是實現的品質太差,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

恢復時間較長,其實也很快,只是和 Mac 那種「打開即用」比較的話會有點差距。因此,PC 筆記本使用者每次開蓋,都能體驗一種「儀式感」,要等待幾秒,心中默念禱告,God of PC,求你別死機啊。

還有,「關機」會喪失「上下文」,但「休眠」會保留「上下文」,但也有恢復不起來的風險。其實還有一種「混合睡眠」,休眠+睡眠 …… 我已經厭倦這種PC下的文字遊戲了,就不解釋了。

自己配置電源管理

我現在拿到新的筆記型電腦,會先看看電源管理方案,並自己調教一下。

一般筆記本廠商會預設一個自己的方案,但未必是最優。許多「癱瘓」問題,和睡眠醒來的供電恢復有關。這個比較適合進階玩家。具體方式是 「控制面板」/「硬體和聲音」/「電源選項」。

根本解決方案

我覺得,如果大家經常出差,常用的軟體也就是 辦公上網,收發郵件,寫寫筆記,聽聽音樂,看看圖片 …… 一台 Macbook 才是最好的選擇。合上蓋子就走,打開蓋子就用,現在的 Apple 自己的晶元也省電,續航很久。而且,PC 和 Mac 的界線 現在也變得模糊,大多數人用的軟體都是幾個平臺都有的,況且還有 Web App。

我個人推薦,固定位置或場所的工作使用 Windows PC 電腦,可以獲得及高性價比的記憶體和算力,以及各種外設和可玩性,也不用太擔憂電源管理。但如果出差隨身攜帶,還是推薦帶一台MacBook,如果預算許可的話。上周我帶了台 PC 筆記本出去,結果打開就要充電!這也是我怒而撰寫此文的動因之一。

Like

Share

Popula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