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海外論壇,我找到了Ray-Ban Meta受歡迎的原因
更新于:2025-03-25 23:20:48
 
編輯/VR陀螺 萬里
 
近年來AI眼鏡很火,“百鏡大戰”愈演愈烈,有消息稱蘋果、亞馬遜、三星、小米、華為等一眾科技巨頭均有計劃下場,並將其作為重要的產品拓展。
 
不過另一邊,由於AI眼鏡仍屬於一個新興品類,對於潛在用戶群體、購買意願、核心使用場景、市場前景等問題仍不十分明朗。
 
所幸的是,市場上已經有一款爆品出現——Ray-Ban Meta,產品2023年發佈至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200萬台並積累了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AI眼鏡市場觀察樣本。
 
近期,筆者通過“高強度”流覽Reddit海外論壇,以試圖找到Ray-Ban Meta受歡迎的秘密。
 
Ray-Ban Meta,圖源:網路
   

使用者都用Ray-Ban Meta幹什麼?

   
Reddit是海外的一個社交新聞網站,跟國內的貼吧有點類似,用戶可以在上面創建各種主題社區,並對相應的話題進行分享討論。由於它屬於非官方社區,因而用戶反饋也會相對真實。
 
 
目前在Reddit平臺上,圍繞Ray-Ban Meta有兩個比較大的社區,其中之一是r/RayBanStories,該社區創建於2021年9月,目前擁有1.9萬名使用者。另外一個社區是r/RaybanMeta,其創建於2023年10月,用戶數為1.1萬。值得關注的是,前者可以視為Meta AI眼鏡的總社區,涵蓋了Ray-Ban Stories、Ray-Ban Meta兩代產品使用者,社區活躍度會相對更高。(若無特殊說明,以下圖片均源於這兩大論壇)
 
 
筆者還曾記得,去年7月的時候由於找素材的原因曾逛過這兩個論壇,當時帖子數量還稀稀落落,整體活躍度並不算高。然而時隔半年後再來回看,發現用戶發帖數量明顯提升,這應該需要歸功於產品出貨量的提升以及進一步出圈。
 

拍照

 
在這之前,筆者曾聽到一個論點在於很多人購買Ray-Ban Meta這類AI眼鏡,他們核心訴求並不是AI而是拍攝,基於論壇分享來看,很好證明瞭一點。經過初略統計,論壇網友分享基於Ray-Ban Meta所拍攝的照片、視頻的帖子數量佔比超過了60%,遠超於其他類型的使用場景。
 
想要說服用戶購買拍攝眼鏡,在營銷問題上似乎要解決一個經常被人問到的問題:“手機也可以拍照,為什麼我還需要眼鏡?”本來我也持有這種觀點,但最終幾天觀察下來,我反而被這幫用戶種草。
 
原因在於,眼鏡拍照/錄像真的是一件非常無感的事情,眼鏡免去了對準的過程,按下即拍,此外,我們很多時候其實騰不出手來拍照,在這時候眼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幫手。
 
Reddit上面有大量的使用者在分享使用眼鏡所拍攝的生活點點滴滴,比如遛狗、室內攀岩、打桌球、旅遊觀光、陪女兒夾娃娃、做飯、搶修設備、練習樂器、約會、觀看演出/比賽、駕駛(包括但不限於滑板、摩托、汽車、摩托艇、飛機、滑翔傘)等,甚至還有一名網友使用Ray-Ban Meta記錄下了自己的整個求婚過程。
 
 
基於這些使用者的分享來看,筆者還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使用者分享Ray-Ban Meta視頻的次數要遠高於照片,兩者比例約4:1,這恐怕跟我們手機相機的使用習慣是反過來的。
 
由於很多時候這種視頻錄製都是一種隨性操作,而AI眼鏡隨手一拍、第一視角記錄,事後查看的特性反而能很好契合他們的需求。一些網友表示這種視頻錄製方式不僅要比手機更加高效,同時也比GoPro等運動相機用起來更加方便。
 
 
其次,筆者認為,錄製視頻很多時候是起到記錄生活的作用,它首要要求是保障記錄事情的連貫性,其次才是畫面品質。我甚至覺得,使用者對這類設備的畫質包容度是要高於手機的,因為我不時就會在社區中看到一些視頻畫面曝光欠佳的問題,但即便如此,社區仍鮮有人吐槽設備的拍攝質量問題,原因在於視頻所傳達的情緒是完整的,這已經足夠了。
 
(話說回來,Ray-Ban Meta的視頻綜合表現並不算差,已經夠用,只是相較於手機在寬容度、防抖等仍有提升空間,它的效果可以大致參考文中的GIF)
 
 
再來看拍照,拍照這一行為相較於錄像似乎要相對刻意一些,因為它需要捕捉固定場景,使用者需要對照片品質效果有所把控,這屬於一種高儀式感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手機更勝一籌,這也是社區使用者更願意分享視頻而非照片的原因所在。
 
 

AI

 
基於論壇分享來看,用戶願意主動分享AI相關使用場景的並不算多,關於AI,反倒是裡面的諮詢帖佔了大多數:比如我是一個潛在使用者,AI對你們來說是否實用?為什麼我始終打不開多模態AI功能?Meta會記錄我的隱私嗎?......
 
用戶對於AI功能的相對“冷淡”,筆者認為原因有兩點,目前受到政策限制,Ray-Ban Meta的Meta AI尚未能全面鋪開,另一方面,AI更像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功能,它已經能解決使用者一些瑣碎的問題,有用但驚喜並不夠,仍不能激發使用者的分享欲。
 
有網友表示,自己曾經去逛舊貨市場,它當時對於兩款路由器的規格並不太清楚,於是詢問了AI眼鏡,AI給出了準確的答案;有網友表示有一天自己身上落了一個小蟲子,他不確定有沒有毒,於是乎尋求AI給了建議。也有網友將它當成了谷歌搜索使用,詢問單詞拼寫、旅行距離、名勝景點的歷史典故等。
 
 
當然,目前Ray-Ban Meta的AI體驗仍有不少改進空間,比如有不少使用者刻意奔著AI功能下單了Ray-Ban Meta,反覆倒騰后才發現所在國家不支援;一個網友說AI仍無法詢問天氣等時效性問題、識別人物(即便是2D動漫照片)會判定違規、定時提醒功能非常呆板等。
 

音樂、播客

 
音樂播客也是這些使用者使用的較為高頻的功能之一,而Ray-Ban Meta在這方面做的十分不錯,以至於我看到了大量的“揚聲器質量超過預期”之類的評價。此外,由於產品配備了5陣列麥克風,它的降噪效果也十分出色,這可以提升錄像以及打電話時的品質。
 
對於電池續航,純音訊使用大約可以支撐4小時,這已經足夠使用,有使用者表示它用起來比普通耳機更舒服更自然,也有使用者表示自己會習慣於上班前戴著它聽一會博客。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潛在用戶在論壇裡面詢問這款眼鏡的聲音私密性如何,關於這一點其他使用者也給出了良好的評價。
   
   

除了拍照AI,Ray-Ban Meta還有哪些小眾用例以及潛在需求?

   
在很多人看來,AI眼鏡主要功能無非就是佩戴屬性、拍照以及AI這幾大類,筆者也以為對這類產品已經足夠瞭解,但基於Reddit我才發現,裡面還有很多我之前壓根都想像不到的使用場景。
 
如一名使用者表示,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這個病症表現為偶爾會產生一些連自己也無法辨別真偽的幻視,如看到虛擬人、虛擬空間場景等,這個疾病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比如,有時候他會在街上看到一個不存在的人並跟他打招呼,這在外人看來他無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萬萬沒想到,AI眼鏡的出現反而幫了它的大忙,每當他懷疑出現幻覺但又無法確定,他就會通過調用眼鏡攝像頭幫忙辨別。具體操作是拍攝圖片然後觀看照片與自己肉眼看到的是否有出入。由於AI眼鏡拍攝相對私密,這不會讓外人感覺到冒犯。
 
也有一些視障用戶會選擇購買Ray-Ban Meta,雖然這件事聽起來跟給和尚賣梳子一樣奇怪,但是由於眼鏡支援多模態AI,它能在一定程度為這些用戶補充一點視覺能力,如找到家裡的遙控器、判別路上有沒有危險等。
 
 
除了用於視障外,AI眼鏡還可以用於偷拍,這件事其實大家已經心照不宣。在論壇內也不乏一些類似的視頻,如佩戴AI眼鏡去逛夜店或者參加一些禁止拍攝設備進入的活動儀式等。
 
基於偷拍的需求,論壇時不時有人會分享如何通過物理的方式遮罩/破壞眼鏡左側的LED提示燈。基於此,ebay等平臺甚至出現了適用於Ray-Ban Meta的LED燈貼紙。
 
圖源:ebay
 
不過,對於“偷拍”問題,一些網友也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如有一名使用者表示想要遮罩LED,這絕非是為了偷拍,原因在於他喜歡騎行的時候使用Ray-Ban Meta拍攝,但是拍攝時LED光線會在頭盔內折射,影響駕駛安全。
 
也有使用者表示,Ray-Ban Meta已經升級為了自己的日常處方眼鏡,他需要全天候使用,但是他擔心一些場所對於AI眼鏡的限制會對他的生活帶來不便(如一些場所禁止AI眼鏡用戶進入)。也有網友調侃稱:“這是醫療必需品,受ADA保護。”
 
 
除了前面的用例外,Reddit用戶對於這款眼鏡還提到了很多看法以及建議,這些可能將會是未來眼鏡重要的改進方向,以下是部分摘錄:
 
  • 錄像耗電量過快,拍攝單個3分鐘視頻耗電10%左右,無法支撐長時間使用,能否引入一個充電介面?
  • 想要加入顯示螢幕,這樣可以看到AI所說的內容
  • 希望能具有更強的防水能力
  • 擔心電池衰減過快而導致的眼鏡使用壽命問題,能否推出眼鏡版的AC+服務?
  • 需要純音頻錄製功能
  • Ray-Ban Meta處方鏡片範圍為-6.00至+4.00,能否提供更大範圍的屈光調整解決方案?
  • 希望能新增一個錄音並且AI自動整理摘要的功能
  • 希望能新增SKU,鼻樑低的使用者佩戴眼鏡容易滑落
  • 透明限量版本眼鏡能否補貨?(該款眼鏡在ebay平台已經被炒到了1000美元以上)
  • 已連續丟失兩副眼鏡,能否新增一個眼鏡定位追蹤解決方案?
  • 自己同時使用多副Ray-Ban Meta,能否讓APP綁定設備時共用同一個數據?
 
   

論壇投票:眼鏡使用者黏性高於預期,對顯示幕具有一定期望

   
除了常規的分享以及問答帖以外,論壇中時不時還會有一些關於眼鏡用戶群體、使用習慣以及改進建議等投票資訊,如下圖中,有一個關於“你希望下一代Meta眼鏡在哪方面改進?”的投票,裡面得票率前三名分別為:引入HUD、更大的電池容量以及支援橫向視頻。
 
(注:由於裡面的使用者以AI眼鏡群體或者科技發燒友居多,樣本相對單一,投票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僅供參考。)
   
 
在這個投票中,加入顯示螢幕得票率居然高居榜首,這一點其實出乎了我的意料,原因在於目前眼鏡顯示幕仍沒有出現讓我印象深刻的用例。此外,螢幕的加入無可避免會使得眼鏡續航降低,這又會加劇用戶對於續航的焦慮,只能說產品開發也是一項平衡的藝術。
 
在半年前,論壇也發佈了一個類似的投票,具體結果可以查看下圖,裡面得票榜首則是續航時間。
 
 
一個關於“您多久使用一次Ray-Ban Meta眼鏡”的投票,如下圖所示,裡面每天都使用Ray-Ban Meta眼鏡的使用者佔比居然高達53%。(好吧,這再次出乎了我的預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不少人將Ray-Ban Meta當成了普通日常眼鏡使用,這也是它的日均使用時長看起來這麼高的原因所在。
 
 
下面這個投票詢問了Ray-Ban Meta會使用什麼手機,結果發現iPhone使用者更多。
 
 
有爆料稱Meta很可能將於今年推出新款AI眼鏡,投票結果表明願意當“等等黨”的不算很多,可能證明瞭Ray-Ban Meta對他們而言已經足夠具有吸引力。
 
   

寫在最後

   
從近期對Reddit論壇的觀察來看,上面大多數網友都對這款產品表達了自己的喜愛,此外,產品活躍度看起來不錯,並且老用戶也願意推薦其他人購買,這對於AI眼鏡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貼近生活、記錄生活、融入生活,這是Ray-Ban Meta的成功之處,雖然它目前還有一些問題,比如電池壽命不佳、AI有時候會抽風等,隨著後續的改進以及產品升級,這類產品將會具有更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