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變化的職業環境中,找到理想職業和實現跨行轉型是許多人面臨的挑戰。本文作者憑藉十年跨界經驗,分享了如何通過“三圈模型”(熱愛、擅長、市場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並結合“三張圖譜”(行業全景圖、業務邏輯閉環圖、個人知識圖譜)實現快速入局的方法論,供大家參考。
工作10多年,我被人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是如何跨這麼多行業工作的?
的確,年輕時我曾輾轉過4座城市工作,並順利轉型過6大行業:媒體、公益、科技、互聯網、保險、教育。那時的我喜歡過一種體驗式的生活,喜歡不斷探索,想像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多一些內部視角來瞭解一個行業。
雖然換的行業多,但我的崗位基本都是圍繞運營展開。不論是新媒體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產品運營等,運營崗位在我看來內核是一樣的,這些後面我會慢慢講。
今天我想分享下自己順利轉行的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啟發。所謂順利轉行的標準,基本都是通過轉正,至少工作了一年以上。
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行業、事業呢?首先,藏在3個圈裡,我們簡稱為“三圈模型”。
本文目錄:
1、發現屬於自己的領域:從三圈模型到終身事業
2、跨界轉行方法論:從三張圖譜到快速入局
三圈模型(又稱三環理論),由當代管理學家和暢銷書作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提出,他研究聚焦於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轉型機制與基業長青的要素。
三圈模型通過三個核心維度的交叉定位個人最佳發展方向:“你熱愛的”、“你擅長的”和“市場需要的”。這三者的交集形成你的職業“甜蜜區”,是屬於你自己的領域,是實現長期價值與成就的關鍵。
圖:“三圈模型” 作者袁振繪製
熱愛是驅動工作的深層動力,它能讓你在困境中保持熱情,甚至不計回報地投入時間與精力。例如,熱愛寫作的人即使業餘創作辛苦且無收入,仍會堅持輸出。檢驗熱愛的標準可參考三個問題:
若答案均為肯定,則說明這是真正的熱愛。管理大師吉姆·柯林斯指出,熱愛是成就偉業的起點,甚至優先於擅長和機會。
擅長領域是個人獨特的優勢,可能是硬技能(如程式設計、設計)或軟實力(如溝通、邏輯思維)。
例如,銷售高手能精準捕捉客戶需求並促成交易,這源於其專業積累與能力打磨。
需注意的是,擅長並非固定不變,它可通過實踐強化,但也可能因市場變化而貶值。
因此,持續學習與能力反覆運算至關重要。
即使熱愛與擅長兼備,若缺乏市場需求,仍難以轉化為實際收益。
市場需要既包括顯性需求(如技術崗位缺口),也包含潛在機會(如新興行業趨勢)。
例如,當前信創產業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高價值崗位。需動態分析市場,結合自身優勢找到差異化切入點,而非盲目跟風。
這三個圈有什麼關係呢?它們存在著互動關係:
三圈模型不僅是職業定位工具,更是動態發展的指南。其核心邏輯在於——用熱愛點燃方向,以擅長構築壁壘,借市場放大價值。我堅信,熱愛所在之處,時間自會沉澱出掌聲;掌聲響徹之地,機會終將向你敞開。
如果你通過三圈模型大概鎖定了自己喜歡領域,那麼最終的目標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即“行業x企業x職位”。(該公式由古典在《不上班咖啡館》提出)。
在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跨界轉型的可能性。然而,如何高效鎖定目標領域並實現快速融入?結合我十年跨界從業經驗,提煉出了三大普適性法則,希望助你實現高效轉型,其實很簡單:三張圖。
轉行第一步是明確目標行業的生態格局。建議通過繪製“行業圖譜”,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關係及資金流動路徑。因為本質上,公司的營收(資金流動)大多來自行業相關方,例如,互聯網行業的營收主要來自用戶付費、廣告商投放和數據服務,而製造業則依賴供應鏈整合與管道分銷。
通過繪製這張圖,能説明你用全域視角理解行業核心價值環節,進而更加理解機構,與公司高層在巨集觀層面同頻思考。
實操建議:
通過行業報告、企業年報等資料,標註產業鏈關鍵節點;
使用思維導圖工具(如XMind)呈現行業結構,標註政策法規、技術趨勢等變數;
關注行業頭部企業的業務佈局,分析其競爭優勢與風險點。
進入新企業后,需快速掌握其業務運作模式。建議繪製公司的“業務邏輯閉環圖”,明確自身職責在整體架構中的位置。例如,某C端產品的業務鏈可拆解為“使用者需求→產品設計→技術研發→運營推廣→客戶服務→用戶反饋”,形成一個閉環。
在這視角下,產品一側鏈接使用者,一側鏈接團隊,中間則是產品(業務)本身。通過業務邏輯圖,在梳理過程中將收穫很多思考,更能以部門、公司、使用者角度觀察分析問題,事半功倍。
跨領域轉型最難的是知識重構。作為一名成熟的職場人,我們無法指望別人去時刻教你,而是需要快速自學。所以,如何在同等時間跨度內,掌握更多、更準確的資訊是核心。我個人喜歡通過“資訊密度排序法”快速構建知識體系:
今天,我們也可以用AI輔助學習:
用DeepSeek提煉報告核心觀點,要求其補充數據來源與爭議點;
通過知識庫軟體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按“概念→關聯→應用”分類存儲;
當然,你如果有業內人脈,也可以多請教不同的前輩,作為知識補充,驗證認知盲區。
轉型不是終點,而是持續進化的起點。
當你真正掌握了“3個圈+3張圖”,你會發現換行轉型並不難,最難的是冰山之下的勇氣、決心與空杯心態之後的重新自我學習。
轉行的本質是認知重構與資源重組的過程,即便具有可遷移的能力,我們也不可避免地要學習新行業的知識,積累新行業的資源。但外部世界也在不斷變化,工作之於人生的樂趣,或許正在於此:
開放心靈、多視角地去觀察“真相”,承認自己的無知,接納人生本無意義,追求生命力的創造性和完滿。
我們唯有將方法論轉化為持續行動,才能真正實現從“局外人”到“內行人”的跨越。
真正的成長,是讓知識在行動中重生。願每位探索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座標,在動態變化中實現價值躍遷。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袁振】,微信公眾號:【袁振Live】,原創/授權 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