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5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中國車市也經過擁有春節的1月以及天數較少的2月後,來到了比較正常的3月份。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94.0萬輛,同比增長14.4%,環比增長40.2%,是近三年來銷量最高的3月份,比亞迪也超越吉利,再次成為銷量冠軍。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車市的各市場區隔表現究竟如何呢?在3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99.1萬輛,同比增長38.0%,滲透率為51.1%,已經可以穩定地與藍牌汽油車“五五開”了。具體到銷量上,特斯拉Model Y憑藉4.8萬台的銷量重返巔峰,不僅是新能源銷量的頭名,也是整個車市單一車型的銷量冠軍。其實煥新版Model Y重返巔峰並不讓人意外,因為這款車在上市當天就收穫了5萬張訂單,1-2月份的低迷也只是因為使用者在等待新款車型的交付,3月份開始大批量交付后也反映到了最終的銷量數位上。事實上,國內訂單過於火爆使得本月Model Y的出口份額少得可憐,只有840台。當然,目前馬路上煥新Model Y的能見度也開始逐漸提高了。巨集光MINIEV在3月份取得了接近4萬台的銷售業績,且遠高於上個月的2.2萬台。這主要是因為2月份宏光MINIEV更新了四門版的車型,相比此前的兩門版更加實用,不再只是一台遮風擋雨的“電動自行車”替代品。再加上置換補貼帶來的低價格,銷量自然水漲船高。位列第三名的海鷗其實也是如此。國補政策下,海鷗的落地價格並沒有比MINIEV貴上太多,但空間和續航能力都實打實的提高了。並且全新的智駕版車型,也大幅增加了它的競爭力。2月份,小米SU7憑藉接近2.4萬台的銷量獲得了新能源銷量榜的第三名,這對於一台20-30萬元主打運動的純電轎車來說可謂是非常誇張。而在3月份,雖然它的排名出現了一定的下跌,但它的月銷量已經直逼3萬台了。要知道,當年巔峰期的Model 3其實也就是這個水準。更離譜的是,上市已經一年多的SU7,目前依舊處於一車難求的狀態,不僅新車沒有優惠,連二手車都異常保值。說到Model 3,這款被當做無數純電轎車PPT競品的車型也在3月份獲得了2.6萬台的銷量。煥新版Model 3優化了舒適性,不僅懸架更柔軟,隔音也更好,這都是朝著“熱銷”兩個字做出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它依舊是20多萬價位里為數不多的小尺寸電動轎車,對於停車不便或者家裡有立體車庫的用戶來說,Model 3的尺寸和重量絕對是優勢。元UP自上市以來聲量並不算高,銷量上也比較穩定,始終維持在每個月接近2萬台的樣子。客觀來說,在10萬價位的比亞迪電動車里,元UP的性價比並不遜色於更暢銷的海豚,只是它的知名度還不夠高。我們繼續來看看沒有上榜的車型,其中海豹06GT絕對算是黑馬。比亞迪海洋網的車型確實會讓人有一種暈頭轉向的感覺,所以兩廂車的海豹06GT上市之後並沒有什麼關注度。但出色的造型終究不會被埋沒,再加上它幾乎是同價位唯一的兩廂新能源車,銷量自然也開始出現了提高,達到了7755台/月。同樣隸屬於10-15萬元價位的啟源A07也迎來了銷量增長,從原本5000台/月的水準,提升到了7000多台。得益於一口價政策的推行,10萬出頭就能買到這麼一台有增程、有純電的4.9米掀背轎車,相當具有吸引力。在新能源如此火熱的情況下,轎車市場就顯得有點冷漠了。不僅前6名均被新能源車所佔據,甚至裡面還有2台起步價超過20萬元的車型,真可謂“大人,時代變了”。靠著朗逸新銳這樣既便宜,又夠用且品牌足夠響亮的車型,大眾朗逸家族再次獲得了汽油轎車的銷量冠軍。雖然燃油車的報廢補貼的力度不及新能源車型,但畢竟比沒有強,再加上一定的終端優惠,基本6萬元就可以購買朗逸新銳,10萬元就可以擁有1.5T的高配車型。對於想買一台車踏踏實實用個8年10年的用戶來說,還是很值的。對比朗逸來說,軒逸現在的銷量確實要落後不少,3月份也就“將將”超過2萬台。曾經的省油、大空間以及便宜,現在都成為了國產插混轎車的頭銜,無論是家用還是“拉活”,軒逸似乎都沒太多優勢了......面臨相同情況的還有曾經的B級轎車銷量冠軍--豐田凱美瑞。現如今,它的銷量已經被帕薩特甩開,並且低油耗的優勢也完全被國產新能源車奪走。不過豐田的動作還是非常快的,不僅將凱美瑞等主銷燃油車大幅降價來換取銷量,還聯合廣汽推出了像是鉑智3X這樣的高性價比本土車型,在智慧化和智駕方面緊跟時代。從銷量來看,鉑智3X僅僅半個月就交付了2500台新車,目前大定已經超過15000台,絕對算是合資品牌裡的爆款了。與轎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SUV市場並沒有太被新能源車型擠兌。位列前二的車型不是全球單一車型銷量冠軍,就是能在全球銷量排得上的名號的,因此打不過它們也不足為奇。位列第三的星越L已經多次蟬聯汽油SUV的銷量第一,不得不說,在當今新能源瘋狂內卷,大幅擠占汽油車生存空間的時代,差異化就是目前最大的殺器!卡羅拉銳放和鋒蘭達兩台姊妹車算是悶聲發財,3月份聯手貢獻了3.5萬台銷量。一般來說,鋒蘭達的銷量都會略微高過銳放一些,但在3月份正好反過來了,銳放憑藉1.8萬台的銷量實現領先。這主要是因為卡羅拉銳放的混動版價格更有優勢,對於現在的消費者來說,又快又省的混動版本顯然更值得購買。與豐田不同,本田的動作往往要慢一些,所以在前兩個月,曾經需要加價的CR-V出現了斷崖式的銷量下滑。好在3月份給出了3.8萬元的補貼,才將CR-V的銷量重新拉回到了正軌,3月份共賣出了1.65萬台。算上報廢補貼,目前CR-V的價格大概在12萬元左右,次低配車型則在13萬元,入手也還算合適。最後我們來看MPV市場,無論是騰勢D9、賽那、夢想家還是格瑞維亞,都是MPV榜單上的常客了,它們取得優異的成績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此外賽那+格瑞維亞總共1.4萬台的銷量也再次證明,MPV市場的老大還是姓豐田。第七名的極狐考拉開始出現了銷量上漲,原因跟上文中提到的很多車一樣,都是官方給出了非常大的優惠力度,目前只需要10萬元就可以入手。事實上,考拉的設計還是非常不錯的,外形不大的同時帶來非常實用的內部空間,特別適合有孩子的三口之家。只可惜北汽極狐在名氣上確實無法與其他對手競爭,也算是被埋沒的好車了。很多人都將比亞迪夏理解成廉價版的D9,所以自上市以來,一直都維持在接近3000台左右的水準。不過與D9價位對比來看,夏所處的價位區間有更多的對手,消費者選擇也更多樣化,因此還不能產生像D9那般的斷檔式領先。好在比亞迪在4月份給出了20.78萬元的特惠價格,不知能否在4月份帶來銷量上的提高。夏的其中一個對手就是位列第11名的傳祺E8。雖然車輛尺寸小了一號,內飾也沒有那麼豪華,但“插混奧德賽”並非浪得虛名,最終兩台車的空間並沒有外觀尺寸那麼大的差別。再加上E8更加便宜一些,勢必會讓手頭拮据的消費者動心。總體來看,中國車市貌似又回到了以往的狀態,Model Y開始出現斷崖式的銷量領先,微型電動車乘著國補浪潮大肆增加銷量,而正經的家用車則繼續被比亞迪所統治,曾經的日系、德系只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喝到一點“骨頭湯”。不過在4月份,上海車展即將開幕,屆時將會有不少新車上市發佈,不知道能否給趨於穩定的中國車市帶來新的衝擊。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位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