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定義官方有解釋,而由於Su7的尺寸接近奧迪A7,因此後續車型你們也可以參考奧迪來期待
雖然大家覺得Speed ultra比較牽強,那麼按照西方傳統命名“Sedan Utility”多用途轎車,“Sport Utility”多用途運動車,是不是也很合適呢?
無論怎麼解釋,“SU”這組縮寫都很適合
而SUV車系在西方的命名習慣中喜歡用X代表,比如寶馬的X系列,凱迪拉克的XT系列,沃爾沃XC系列,特斯拉的Model X——X,通過性強的車型常用代號
所以,當YU7出來的時候我就懷疑是不是SEXY規則,一直到這台被大家稱之為“YU9”的車出現(基於全新崑崙架構的增程SUV):
四四方方大盒子,凱雷德的樣貌,底盤高度代表了高通過型、這個“YU9”和YU7這種類似法拉利FUV可不太相同了,加之平台和動力系統的變化,因此,我嚴重懷疑他不叫YU9,
XU9的命名似乎才更適合它(個人揣測)
這樣一來YU7的命名原則就合理了:和Model Y一樣,一款尺寸比XU小但運動性能更強,更適合年輕人的SUV,Y可能代表了Youth“年輕”,只不過這次的U可能代表了Utility的可能性更多,否則YU7 ultra的含義就會有點怪……(這也是SU7 u的官方解釋ultra怪的原因,speed ultra 7 ultra……)
雖然Crossover(跨界)的定義更符合YU7的車型,但實際上,名字對於公眾對車型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特斯拉品牌在國際上樹立的形象明顯比豐田CUV這類更符合小米,而起名在國際上一直有一定的規則:
tips:當年凱迪拉克正式因為需要轉型運動豪華,因此才放棄賓士和捷豹的那種“字母”命名方式,從ATS,CTS,SLS,轉型成寶馬和奧迪一樣“數位”命名方式,CT3(基於Delta平臺電動轉型后取消),CT4,CT5,CT6,CT7(基於Omega平台同樣電動轉型而取消),是不是都沒留意到這個“國際潛規則”。
所以,即便小米真的是參考特斯拉SEXY的命名,結合豪華車型BAC的數字組合,這也如雷總說的是對對手最高的尊重,也暗示了小米今後主力車型一心走運動路線的品牌定位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套規則,今後無論對國內消費者來說,還是對海外消費者、都會有強烈的親切感。(即暗示了,小米汽車今後推向海外市場的規劃)
因為任何場合“一個好記的名字”對説明他人記住某人或某物,併產生初期好感,都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