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竹與管弦在古城共鳴
更新于:2025-04-15 00:52:22

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一場中國傳統民樂與法國音樂演出在壽縣舉行——

絲竹與管弦在古城共鳴

■ 本報記者 柏松

應淮南市政府邀請,法國普羅旺斯—韋爾東器樂合奏團的音樂家們來到壽縣古城。4月12日,中國傳統民樂與法國音樂專場演出在承載千年楚韻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舉行,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與國界的音樂對話。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賀筆下的箜篫,是宮廷雅樂與敦煌壁畫中的“仙樂之音”,是穿越千年的天籟。一曲傳統民樂《箜篫引》拉開了演出的序幕。

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二胡、琵琶合奏《盛世長歌》,古琴獨奏《陽關三疊》……絲弦和鳴,樂聲悠悠,一曲曲傳統民樂盡顯中國器樂之美。

如果說中國民樂是水墨丹青的寫意,法國音樂便是油彩光影的詩篇。來自法國的音樂人用他們手中的樂器,讓人們彷彿穿越蔚藍海岸的薰衣草田,聆聽韋爾東峽谷的壯麗迴響。

《F小調鋼琴協奏曲》《雙簧管五重奏》《羅馬尼亞舞曲》……15位法國普羅旺斯—韋爾東器樂合奏團的音樂人帶來7首精心編配的樂曲,讓人們感受法蘭西音樂的獨特風情。

此刻,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靈動在此交織,東方的悠遠與西方的浪漫在此共鳴。中法兩國的演奏者以音樂為橋,共赴一場文化交融的藝術盛宴。

語言有國界,音樂沒有國界。箜篫演奏者陳嘉薇一邊撥弦,一邊向法國友人演示,在美妙的音符中相互交流。

“箜篫有2000多年歷史了,能與法國藝術家們同台演出,交流互動,非常開心。”陳嘉薇告訴記者,這不僅是音樂上的交流,更是文化上的碰撞,希望法國友人更多地瞭解安徽,瞭解楚文化。

“非常高興與中國民樂演奏家同台演出。常有中國音樂家在法國分享中國音樂,我也曾經有幸接待過中國音樂家。”法國普羅旺斯—韋爾東器樂合奏團藝術總監貝爾納·莫潘與奧利維耶·勒沙爾杜爾表示,每次聽到中國傳統民樂的演奏,都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

在法國樂隊現場演奏的《梁祝》《我和我的祖國》旋律中,琴聲漸遠,餘韻未絕,東方絲竹與法蘭西旋律完成了跨越千山萬水的擁抱。“兩國演奏者以音樂為媒,織就文明互鑒的錦繡畫卷。”壽縣縣長孫奇志表示,希望此次音樂盛會化作一顆希望的種子,讓中法文化交流之樹茁壯成長。

外國人筆下的嶗山
外國人筆下的嶗山
2025-03-26 03:57:38
慢書吧|唐詩光明頂
慢書吧|唐詩光明頂
2025-03-26 03:57:41
春日食螺記
春日食螺記
2025-03-26 03:58:41
老家的竹林
老家的竹林
2025-03-26 03:59:15
壓花鎖春意
壓花鎖春意
2025-03-26 03:59:18
《簪花仕女》
《簪花仕女》
2025-03-26 03:59:19
巨集村的楹聯
巨集村的楹聯
2025-03-26 03:59:24
藥王谷懷古
藥王谷懷古
2025-03-26 03:59:40
一種文學史觀的建構
一種文學史觀的建構
2025-03-26 03:59:52
初春的消息
初春的消息
2025-03-26 04:00:07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指尖上的太平之花
2025-03-26 04: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