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區:人工智慧在各行業加速“落地生花”
更新于:2025-04-14 12:13:56

本文轉自:濰坊日報

   △山東海化純鹼廠老線主控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智慧運營監控。

  

□本報記者 於 菲

  通訊員 馬堯軒 文/圖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發佈山東省首批人工智慧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濱海區人工智慧大模型應用“焦易小智”成功入選,標誌著該區在推進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新進展。

  “‘焦易小智’是我們公司精心打造的炭素垂直行業大模型,模型以自有平臺長期積累的海量數據為基礎,對硫含量、石油焦粘結指數等指標進行研究和預測,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決策效率和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驅動炭素行業智能化升級。”山東焦易網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濤介紹說。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成為引領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濱海區產業基礎雄厚,給人工智慧大模型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近年來,濱海區大力實施數位化轉型戰略,著力完善數位經濟發展生態。構建以智慧製造為轉型切入點、企業上雲為技術支撐點、平臺賦能為服務著力點、生態建構為產業助力點的“四位一體”數位經濟發展格局,加快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推進製造業向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實施人工智慧人才隊伍建設行動,完善相關產業人工智慧教育體系,加強產業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為產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如今,人工智慧正在賦能企業加速成長,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海化集團獲評“省級智慧製造場景”,潤豐化工獲評“省級數位化車間”,焦易網炭素與焦炭行業產業鏈綜合服務平台升級專案入選山東省數字經濟重點專案,金力新材料、先達化工獲評“濰坊市企業上雲標杆企業”,景海果業建設“智慧果園”病蟲害監測系統、土質監測系統……日新月異的人工智慧技術在各種領域“落地生花”,加速走進企業生產生活。

  同時,濱海區致力於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加快實施“人工智慧+”行動,推進AI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通過實施“智慧建設”行動,打造智慧商圈、智慧供應鏈、智慧港口、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創新場景。眼下,濱海區正以企業數智化改革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效成長,賦能未來產業“加速跑”,“人工智慧+”模式正推動濱海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不斷塑造新優勢、激發新活力,為濱海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濱海區鼓勵企業實施數位化改造,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提高精準製造、敏捷製造能力,推進AI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建立完善分級診斷評估標準,培育數位經濟優質企業,‘數據賦能’優秀產品,全方位拓展數位化應用場景。”濱海區經濟發展局大數據中心主任張敏說。

向海借風 綠電興冀
向海借風 綠電興冀
2025-03-26 13:18:58
張藝興出演聽障父親
張藝興出演聽障父親
2025-03-26 13:19:01
辣語
辣語
2025-03-26 13:20:13
穿十天鞋底脫膠 換!
穿十天鞋底脫膠 換!
2025-03-26 1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