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日劇,女主她媽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女兒去學校前反覆叮囑:吃一口飯一定要記得嚼30下。
吃一口飯菜咬多少下,吃一餐飯用多長時間,這些究竟有沒有講究?
有的!吃飯速度快,對健康,特別是體重,非常不友好!
體重與吃飯速度的具體關係,讓小九帶你去聽聽專家的講解。
一餐飯要吃多長時間?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面前擺放同等分量的食物,結果胖子8分鐘火速解決,而瘦子卻用20分鐘才吃完。
20分鐘,就是一個進食的關鍵時間點。
科研表明,從吃下第一口食物開始,到大腦接收到「吃飽了」的信號,整個過程需要20分鐘。
這是因為,食物進肚後,血糖會緩慢升高,待到大腦感覺血糖濃度合適時,食慾中樞就發出指令:你給我住嘴!
你吃飽後,經常覺得眼前就算擺滿山珍海味也只會反胃,原因就在於此。
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大腦接收「吃飽」訊息至少要20分鐘。
通常,人在極度饑餓時吃東西比較快,大腦還是要20分鐘才能發出指令,而腦子蒙圈這段時間內,你一頓暴食已經不知吃了多少。
胖子就是這麼誕生的……
那麼,應該怎麼辦?方法當然是有的!
科學研究證明,增加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數,從15次增至40次,就能減少11.9%的能量攝入。
細嚼慢咽的健康好處
大家都知道,細嚼慢咽更利身體健康。
細嚼慢咽除了確保一餐飯吃夠大腦作反應必不可少的20分鐘,還能帶來其他好處。
1、利於消化
細嚼慢咽的食物變得更細碎,更利於消化,能減少胃腸的工作任務,説明避免一些腸胃病。有老胃病的人,細嚼慢咽,比每天喝粥養胃多了。
2、促進唾液分泌
唾液含有溶菌酶及其他抗菌因子,能夠清潔口腔,有效阻止細菌停留和繁殖。唾液進入胃以後,能形成一層蛋白膜,預防胃潰瘍等疾病。
3、保護牙床、牙齦
牙齒就是為了咀嚼食物而存在,如果每一餐都囫囵吞枣,下顎退化,牙床就會變得脆弱,無論是牙齦還是牙齒,都可能出現疾病問題。
4、增加營養吸收
曾有實驗表明,兩個人吃同樣一種食物,細嚼的人比粗嚼的人,會吸收更多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
因為細嚼慢咽后食物細化,更方便人體吸收。
做人,最重要就是開心,開心最關鍵就是好好吃飯。
飯點神聖不容侵犯,尊重食物和大廚,工作、手機、干擾吃飯的事情統統都幹掉!
慢慢品嘗一餐美食,才能給大腦足夠的興奮時間,讓你飯中飯後心情更好。
不妨告訴老闆:吃飽喝足才有力氣繼續搬磚嘛!
敲黑板,最後強調兩件事:每口飯咀嚼20~40次,每餐至少要吃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