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土壤結構非常複雜,由於是地勢迥異、氣候各異的地方,所以不同區域的蟲害問題也相差很大。
我國北方十分乾旱,只有一些耐旱的作物才能順應這個環境生存,而南方濕潤肥沃,所以這裡主要盛產水稻和一些高濕高溫才能生長好的作物。
種植花生就是這個濕潤肥沃的南方,花生喜歡生長在溫暖適度的環境中,蟲害是種植花生時遇到的最大問題。
種植花生時,主要有兩種蟲害,這些蟲害大多會在地下滋生,於是被稱為地下害蟲,他們對花生日常生長影響很大,想要有效防治它們就要了解它們。
地下害蟲其實種類繁多,他們生活在土壤中,能夠有效防止鳥類以及其他大型捕食者捕食,但這也使得人類難以用人工手段防治,從而影響地下害蟲的防治。
在我國種植花生時,主要要防止蛴螬、金針蟲和地老虎三種幼蟲對花生造成傷害。
螄螬其實是一種甲蟲的顛季幼蟲,在螄螬孵化後,它們就會鑽入土壤,將作物的根莖部分作為食物。
蟊螬孵化後就會盡量減小活動範圍,以免暴露在外部危險下,但也正是這樣,它們會盡量靠近作物進行覓食,這樣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斷壟的問題。
而螄螬一般是在春季時孵化的,所以在夏秋季季節時螄螬就會大量出現。
金針蟲稍微不同,它是金針蟲一種甲蟲的幼蟲,它們會以作物的種子為食,在種子周圍咀嚼破壞,嚴重時甚至連作物都不會長出。
如果花生種植後出苗率不高,那麼仔細檢查下就會發現大部分種子和螄螬都有關係,由於螄螬喜歡生活在潮濕土壤中,所以其發現基本都是在潮濕土壤中。
其實,蟊並不只愛吃花生種子,玉米、黃豆等種子它們也會去吃,但由於其習慣於夜間活動,所以白天時人們能看到的螄螬並不少。
地老虎是地下最兇險的幼蟲,由於其生活週期長,當成蟲后,會大量產卵,這個時候就會孵化出許多地老虎。
這些地老虎一般都是夜間活動的,所以人們很少可以能看到它們,但一旦出現,不僅有數量龐大的問題,還有嗜血的問題。
地老虎是雜食性的,可以吃任何植物,所以一旦生長密集,會導致大量花生種子消失,甚至影響出苗。
而且其生活週期長,生態適應能力強,習慣於夜間活動,致使人類很難發現它們。
地下害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導致危害增大。
第一,連年種植花生。
因為花生對土壤要求苛刻,一般粘性較大的土壤不適合種植花生,這樣一來,選址的時候,許多地方往往選擇離河流等水資源比較近的地方進行選址。
這樣大量的氮磷鉀等養分進入水系統,就會污染水源。
所以為了保護水源,在選址的時候都盡量將耕地離水源一定距離,以便合理施肥。
但潮濕的土壤是螄螬孵化和滋生的重要特色。
蟊螬往往會隨著植物生長所需而忙碌,也就是說,什麼地方植物多,它們就會滋生在哪裡。
當地種植環境條件一好,無論什麼植物,都有可能成為其食物。
而花生田地離水邊較近,可以保證充足的水分,這些條件無疑給螄螬創造了極佳的生活環境。
第二,由於大部分有機肥料需要充足的時間來腐熟,所以農戶採購肥料時往往都比較提前,這樣在施這一季肥之後,還有可能留一點到下次施肥的時候繼續用,這樣一來無意間就給蟲卵提供了很好的“溫床”。
農民除草也比較勤快,這樣被滑落在地上的瓜果等植物也會被及時清理吹去,這樣就沒有為它們留下適合蒔芽的環境。
地下害蟲對種子和幼苗的咬食上位危害最大。
螼螬對種子的侵害會使出苗不齊或者出現缺苗斷壟的問題,而地老虎卵孵化出現后,對植物產生蔭蔽的時候很快造成植物長勢衰弱甚至死亡,對這個問題務必要重視起來及時治理。
地老虎具有極強的藏匿性,一旦出現就很難解決掉,而且因其數量過多,很難有效清理乾淨出現出足夠多損傷,會導致後期採收的時候質量嚴重下降,甚至發生大量爛秧爛蝦問題,對農戶經濟收益影響巨大。
但同時地下害蟲對幼苗根莖的危害也非常嚴重,會導致出苗率降低或者長勢衰弱,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由於工具問題難以調查障礙,所以目前無法明確瞭解地下害蟲對植物造成了多少影響,但這並不妨礙地下害蟲帶來的總影響非常重大。
農戶曾經使用高毒性的農藥來治理地下害蟲,由於其具有高效低漂移性已被禁用,致使農戶無法治療地下害蟲問題。
實際上,高毒性農藥也不是必殺品,由於地下害蟲隱蔽性極強,就算施入高毒性也很難達到治療目的,並且隨著使用次數增多,自然選擇機制將使其變得耐藥性極強。
薊農戶只能尋找替代性產品進行替代治療,但是目前替代產品使用效果不顯著,並且隨著使用次數增多,其耐藥性逐漸加強,很快變得沒用,為此農戶非常困擾。
目前有效且省力的方法主要有兩點:深翻土壤和藥劑防治相結合。
深翻土壤每年春季開始,並且每年深翻一次,每次將土壤翻動30-40cm,可以將做蟲卵翻到表面,使其被紫外線照射到或者被鳥類等捕食者捕食到,從而消失,這樣可以減少數量十分可觀,同時還可以疏鬆土壤增強透氣性,有利於作物吸收養分。
藥劑防治可以分為拌種和噴霧多種形式,拌種其實就是將一定劑量的藥劑均勻塗抹在種子上,促進降解時和作物養分一起吸收。
噴霧就是將藥劑溶於水中噴到土壤表面,以便讓其滲透到土壤中並起效。
使用藥劑時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高濃度高劑量使用造成藥物污染或浪費藥劑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