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是“多抱”還是“多躺”?成長差異驚人!
更新于:2025-03-26 07:28:00

很多新手父母常常聽到一種觀點,認為寶寶哭泣時不應該立即抱起,而應該讓他們學會獨立和自我娛樂。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對寶寶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著名的親子依戀實驗表明,寶寶與父母的親密接觸對其成長至關重要。在實驗中,將寶寶分為兩組,一組寶寶在哭泣時能及時得到父母的擁抱和安撫,另一組寶寶則被放置一旁,讓他們自行哭泣一段時間后再給予關注。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那些經常得到父母擁抱和安撫的寶寶,表現出更穩定的情緒和更強的安全感。他們在面對新環境時,更願意去探索,也更容易適應。而那些較少得到父母關注的寶寶,往往顯得更加膽小和不安。

從小“常被關注”和“少被關注”的寶寶,長大後會有明顯的差距。

情緒管理能力

常被關注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能夠得到父母及時的回應和引導。他們知道自己的情緒是被理解和接納的,因此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更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當他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會輕易發脾氣或哭鬧,而是會嘗試用語言或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少被關注的寶寶,由於缺乏情緒表達的渠道和引導,可能會更容易陷入情緒的困境中。他們可能會通過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壓抑自己的情緒,導致情緒問題的積累。

社交能力常被關注的寶寶,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和交往。他們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支援,從而對他人也充滿信任和善意。在與他人交往時,他們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更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這樣的寶寶在社交場合中往往更受歡迎,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而少被關注的寶寶,可能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對他人保持警惕,不願意主動與他人交往。他們在社交場合中可能會顯得比較孤僻和內向,難以融入集體。

寶寶在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注。父母應該多與寶寶互動,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

就像心理學家提出的“安全依戀”概念一樣,寶寶在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中建立起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會伴隨他們一生,影響他們的性格、情緒和社交能力。

當寶寶哭泣時,父母不要忽視他們的需求,而是要及時給予回應和安撫。這不僅能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愛,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起對世界的信任。

寶寶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和關注。多與寶寶互動,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中茁壯成長,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