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打鼾似乎是較常見的現象。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只是普通的打鼾,無需在意。而有的人則認為——正常人是不會打鼾的,出現打鼾現象肯定是身體某個部位出現問題,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這兩種說法,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主任張湘民教授表示,鼾症根據不同階段分為單純鼾症和習慣性鼾症兩種,它們的表現、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主任張湘民
鼾症患者可通過面容進行初步篩查
到底單純鼾症和習慣性鼾症兩者有什麼區別?“當正常人生活疲勞,或喝酒後較容易出現單純性鼾症。這一類鼾症的鼾聲較小且比較均勻;聲音高低一致,—般不伴呼吸暫停。”張湘民主任表示,單純性鼾症並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太大危害,一般來說,無需接受手術治療。但由於單純性鼾症有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肥胖,而發展成習慣性鼾症。因此,張湘民主任建議出現單純性鼾症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鍛煉和減肥,從而避免情況惡化。
那麼當單純性鼾症發展成習慣性鼾症時,又會出現怎樣的癥狀呢?“習慣性鼾症也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英文叫OSAHS。當鼾症發展成習慣性鼾症時,說明患者的病情加重了。”張湘民主任表示,出現OSAHS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睡眠時打鼾不均勻並伴有呼吸暫停和低通氣,同時,反覆發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結構紊亂,從而導致白天嗜睡、易出現心腦肺血管併發症乃至多臟器損害等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作為患者或身邊的親友,能通過哪些癥狀區分單純性鼾症和習慣性鼾症?張湘民主任表示,人們能夠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進行初步篩查。例如,通過觀察打鼾者的面容。“一些臉型下頜較短小、脖子粗大、肥胖的人較容易出現習慣性鼾症,醫生通常將這一類的人面容稱為OSAHS面容。”但張湘民主任強調,這隻是一種較初步的篩查方法,通過睡眠監測才能獲得較準確的診斷。
舌頭肥大鬆弛是導致鼾症的主要原因
針對鼾症的原因,張湘民主任表示,導致鼾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舌頭肥大鬆弛是導致鼾症的主要原因。“由於在睡眠期間,患者的咽部維持氣道開放的肌肉鬆弛,肥大的舌頭鬆弛後墜,擠壓軟齶,導致軟齶后間隙狹窄阻塞,出現打鼾和呼吸暫停。這同時也能解釋為何相比起側卧,仰臥更容易打鼾——仰臥時,舌頭更容易出現後墜的情況,導致鼾症的情況更嚴重。”
除了舌頭的原因外,身材肥胖、鼻部疾病、扁桃體肥大等等也可能成為鼾症的病因。“例如鼻部疾患的患者由於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或鼻息肉等引起鼻腔狹窄,從而造成氣流湍急,引起打鼾。而一些肥胖人群由於氣道通常要比正常人狹窄,晚上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鬆弛,咽部組織堵塞,使上氣道塌陷,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會產生渦流並引起震動,從而引起打鼾。”
手術治療陷困境需不斷創新
既然習慣性鼾症對我們的健康造成較大影響,那有什麼方法能減輕鼾症對患者的困擾?“治療鼾症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無創呼吸機治療,也叫CPAP呼吸機治療,這是目前較多醫生推薦的方法。”張湘民主任解釋,無創呼吸機治療是讓患者在晚上睡覺時佩戴鼻罩或面罩,通過機器持續輸入正壓空氣,從而把塌陷的氣道撐開,使患者能呼吸順暢。但張湘民主任表示,這種療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的依從性,如果依從性達到70%以上,療效也隨之達到70%,如果依從性只有50%,療效也只有50%。這要求患者有耐心,堅持使用。
除此以外,手術治療也是治療鼾症的另一重要方法。張湘民主任說,治療鼾症的手術方法有多種——懸雍垂齶咽成型術(UPPP)、上下頜前移術、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舌根牽拉手術等等,不同手術針對不同類型的鼾症。“但目前的手術方法陷入到困境,療效好的手術創傷比較大,而創傷較小的手術,效果卻多不理想。”張湘民主任說,例如:舌根牽拉手術,這種手術採用線性牽拉,容易把患者的舌根肌肉切斷,降低治療效果,同時增加患者的痛苦。
針對這一困境,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做了多項研究。最近,該中心推出了一項改良舌根牽拉術的研究。通過加大牽拉的面積,同時牽拉物件由肌肉改變為肌筋膜纖維組織,能夠有效增加牽拉力度,並減少患者的痛苦。張湘民主任表示,在治療鼾症的道路上仍需不斷探討,力求研究出更加微創,療效更好的手術方法。
專家簡介
張湘民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主任,綜合科副主任,研究生導師。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20餘年,多次到國內外參加學術交流與深造,師從國際知名專家。主要善長耳鼻咽喉科疑難疾病診療;特別專長於鼻內鏡、耳內鏡、喉內鏡與顯微鏡微創外科手術及顱底外科;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HS)的定位診斷與微創手術、對耳鼻喉顱底創傷的修復、重建及整形較為熟悉;對鼻咽癌早期診斷及耳鼻咽喉科疑難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經驗。
專家出診時間:週二全天、週三、四上午
本文僅為健康科普,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