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就是失眠嗎?關於睡眠的5大誤區不要再中招了!
更新于:2025-04-13 11:26:21

當下的很多年輕人都受到失眠的困擾,想盡各種方法去解決失眠,但是有一些睡眠常見的誤區沒有注意規避,不小心中招就有可能會導致失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關於睡眠常見的誤區有以下這幾個,一定要注意避免。

睡眠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1、睡不著就是失眠

有很多人感覺只要自己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就是失眠,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床上躺著的時候,喜歡睡覺之前玩一玩手機或者是iPad。看電子產品會導致大腦興奮,也就容易難以入睡,這種情況導致的睡不著不是失眠,如果能夠改掉睡前玩電子產品的習慣,就可以正常入睡。

2、喝酒有助於改善睡眠

有些人想要讓自己的睡眠品質提高,因此就喜歡喝一點酒,認為酒精可以讓人快速的入睡,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睡前喝酒並不會提高睡眠品質,反而會影響睡眠,因為喝酒之後入睡,容易導致在睡眠中驚醒,還有長時間的睡前喝酒容易損傷到肝臟,特別是肝臟本身就不好的人,不要在睡前喝酒。

3、打呼嚕代表睡得香

有的人認為打呼嚕就說明進入了深度睡眠,睡得香,睡眠品質好,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打呼嚕並不代表睡得香,反而打呼嚕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一個表現,除了打呼嚕之外,如果還有睡覺時憋氣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白天感覺特別困倦等癥狀,就應該及時想往醫院檢查並針對性的治療。

4、隨時隨地入睡,睡眠好

相信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發現,有這樣的一群人不論是在地鐵里,飛機上或者是工作之餘,都會快速的入睡。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人睡眠肯定好,其實隨時隨地入睡並不一定就是睡眠好,反而可能是身體過於疲憊的表現或者是睡眠品質太差,晚上得不到充足休息,因此白天才會有昏昏欲睡的表現。

5、晚上要睡夠8小時

有一些人固執的認為,每天晚上都必須要睡夠8小時,身體才能得到徹底的放鬆。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睡眠的時間長短要求也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新生兒一般要每天睡17小時以上,而成年人8小時左右就已經足夠了,至於老年人一般是5~6個小時就可以。

良好的睡眠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是很有説明的,所以想要提高睡眠品質,在平時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睡覺之前不要暴飲暴食,還有睡覺的時候臥室的環境要保持乾淨整潔,燈光要柔和,不要有噪音。睡覺之前可以適當的做運動,但不要做劇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