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不一定聰明,但聰明的一定是學霸
更新于:2025-03-25 23:31:46

聰明人的核心特徵,就是喜歡思考,喜歡學習,他們天生對於未知事物更好奇,喜歡思維拓展,體現在學習上特別明顯,聰明的孩子一定是學霸。

聰明的孩子,別人學習三遍可能還模糊不清,但他們一遍就能學的很清楚,擁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別人練習題型,考試依葫蘆畫瓢,以熟練度獲得高分,聰明的孩子缺能融會貫通,具備拓展性思維。

聰明的一定是學霸,但學霸卻不一定聰明,至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如此,在這個階段,除了天資聰穎的孩子成為學霸以外,一些普通的孩子,也能通過名校、名師一對一,各種模型訓練等外力注水,成為學霸。

但這些學霸也只能是偽學霸,在義務教育階段,學霸可以與偽學霸同在,是這個階段的教學特性決定的,既考核的知識點較為基礎,使得勤能補拙成為可能,以及減負要求下,課程難度和強度設置,學生需要投入六七分力氣即可,但實際上很多學生,卻投入了滿分的力氣。

現在重點高中的較高升學率,可以使得足夠聰慧的孩子,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能輕鬆考得上,也能讓思維力不足,外力借力大的學生,也推入重點高中,前者是真學霸,而後者的學霸則有點偽。在進入高中以後,兩者的差距就會極為明顯體現。

會不會出現聰明的孩子,因為開竅遲或者學習條件的差距,考不上重點高中,幾乎不會!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使得一個孩子如果比較聰明,即使快樂學習,也能輕鬆考出較好的成績,如果完全不學,那就稱不上聰明。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保持成績能上重點高中,但不特別拔尖,不十分努力那是聰明不用功,但如果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那談不上任何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