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文旅+” 關鍵在融合
更新于:2025-04-13 11:14:36

本文轉自:貴港日報

  □慕 雨

  2025年全區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提出,精心策劃組織開展2025廣西旅遊年活動,不斷探索和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強化區市縣三級聯動,形成全區“一盤棋”。

  從“跟著影視劇去旅行”到“參加一場賽,玩遍一座城”,再到“遊戲帶火地方旅遊”,文體旅、文商旅、農文旅等“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的融合,催生了諸多新產品、新業態和新場景,給各地帶來了爆棚人氣。

  廣西探索和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是順應產業發展趨勢、挖掘資源潛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文旅+”,充分發揮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多元、生態環境優渥、區位優勢明顯的獨特優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和新業態,壯美廣西將吸引更多遊客,帶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文旅+”不是簡單做加法,關鍵在於融合。融合層次深不深?融合水準高不高?融合效益強不強?考驗著各部門乃至各地之間協同聯動的能力、資源整合的效率和創新發展的智慧。

  頂層設計關係到融合的深度與廣度。近年來,我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著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頂層設計。比如日前印發《2025廣西旅遊年活動實施方案》,其中包括9個方面32條具體措施。將之落細落實,不斷推動產品、業態、服務、行銷等方面的創新,廣西文旅將以新產品、新場景和新熱點促進新消費,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

  建立協調機制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關鍵。只有各部門、各地方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協調機制,共同提高公共服務水準,統籌起新業態的監管和服務,才能站在全域角度,釐清推動融合發展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推動農文旅融合過程中,需要農業、文化和旅遊等部門一同整合鄉村旅遊資源,打造特色農文旅專案,既促進農民增收,又豐富旅遊產品供給。

  創新創造是“文旅+”融合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創新文旅產品、優化服務體驗、打造新場景,可培育一批新業態。例如,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將工業與旅遊結合,園區變景區,生產線變觀光線,成為網紅打卡地;桂林通過“文旅+科技”,打造沉浸式夜遊專案,吸引了大量遊客;南寧藉助“文旅+體育”,自行車、馬拉松等運動帶動了沿線旅遊經濟發展……這些創新舉措,大大提升了當地文旅產業的吸引力。

  “文旅+”不是粗淺的資源疊加,而是通過資源分享、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實現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和場景聚合。各地各部門要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創造更多融合條件,打造更多可融合環境,“文旅+”才能更好實現“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

  來源:廣西雲-廣西日報

悠悠慈母心
悠悠慈母心
2025-03-26 0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