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供情緒價值的機器人來了
更新于:2025-03-30 18:21:44

  具身智慧是“能夠感知、推理並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智慧系統”。而具身智能機器人,可以視為具身智慧系統的載體。而這種有著“人形身體”的人工智慧曾經是不少科幻電影中的主角,如今已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大展身手。

  那麼,具身智慧機器人還有多久能走入我們的家庭?最近,一款居家機器人上新,它不僅具備完善的運動,還能實現毫秒級的交互反應,提供情緒價值,讓“未來已來”的預言照進了現實。

  自然行走、坐到沙發上,這個名叫靈犀X2的人形機器人,1米3的身高,30公斤的體重,特殊的設計,讓它的步態靈活,動作擬人。仔細看,這個機器人的身體材料十分輕盈柔軟。

  研發人員介紹,為了能夠讓機器人更加親近人,他們在機器人本體的材質上費了不少心思,未來如果機器人走入量產,他們還會使用類似美妝蛋的材質,讓它變得更加柔軟可親。在機器人的本體上他們進行了關節、靈巧手等零部件的自研,可以幫助機器人更好使用大腦來控制身體。同時靈犀X2搭載了多模態交互大模型,能夠實現毫秒級的交互反應,通過人類的面部表情和語音語調做出回應。

  智元機器人公司創始人還展示了靈犀X2處理資訊的能力,它大致猜測出了記者的年齡,令人驚嘆連連。

  作為一個居家陪伴機器人,X2目前還在研發中,有望今年進入量產。

  加強訓練

  具身智能機器人更“聰明”

  具身智慧機器人在現實場景中靈活作業,已不是未來科幻。在上海張江的國內最大具身智慧“數據工廠”裡,百余台具身智能機器人正穿梭於家居、餐廳等場景。它們通過人工操控,採集海量實操數據,再結合國內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加強訓練,讓機器人更聰明,離人們的實際生活更近。

  對於具身智能機器人而言,有幾種核心能力至關重要,這些也是“數據工廠”著重訓練的方向。

  先來說推理能力,這並非要求機器人像偵探般破案,而是讓其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具備識別與處理事務的能力。

  就拿清理桌面來說,數據工廠會通過清理桌面垃圾、擦拭桌面等具體場景對機器人展開訓練。經過一系列訓練后,機器人能夠精準識別桌面上的各類垃圾,靈活操縱機械臂將垃圾穩穩扔進垃圾桶。不僅如此,面對桌面的液體污漬,無論污漬的形態、位置、大小如何變化,機器人都能敏銳識別並妥善清理,將桌面擦拭得乾乾淨淨。而在這一過程中,機器人所展現出的靈活應對不同污漬狀況的表現,其實也彰顯了其泛化能力,也就是依據已掌握的推理方法,在未曾預設的具體污漬情境下,出色完成清潔任務。

  簡單說就是機器人“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一能力是機器人從單純的“工具”邁向真正“智能”的關鍵標誌。

  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質量與測試部總監 阮丞:機器人會根據實際感受和觀察到的污漬,做出對應的調整。同時因為海綿是柔性體,力度必須把握得十分精準,這是具身模型的特點,基於傳統模型是很難做到的。

  此外,機器人的遠端控制和動態回應能力也同樣重要。除常規測試外,團隊還通過打乒乓球的場景來進行驗收測試。

  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質量與測試部總監 阮丞:包括一些運動限位、整個的速度、每個關節的回應速度和最終末端的運動速度,這一部分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乒乓球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綜合、比較直觀的方式。我們還會有非常多的定量的分析能力,去給它做一個更加完整、更加客觀的評估。

  100余台數採機器人

  日產5萬條優質數據

  這些場景只是這座數據工廠的一個部分,在具備具身智慧作業能力前,還有大量的數據採集和分析工作要做,這就需要大量數採機器人和採集員來幫忙。

  數采機器人在採集員們的操作下,正在做倒水、洗衣服、整理鞋櫃等動作,同時錄製重要的具身作業數據。這些採集任務,是根據模型訓練的要求精心設計的。

  可以說,數采機器人提供的數據是基礎中的基礎,工作人員通過分析、審核這些數據,最後得出精準的標註,就像給機器人的成長“施肥澆水”,讓數據能更好地助力機器人“茁壯成長”。目前,該數據工廠共有100余台數採機器人,單日產能超過5萬條高品質的具身數據。

  不久前,國內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在這裡正式發佈。GO-1大模型採用三層金字塔結構:

  底層整合了互聯網上公開的文本和圖像數據,就像給機器人打基礎,讓它先“看書認字”;

  中層融入跨本體和人類操作視頻數據,幫助機器人理解基本操作,相當於學會了“聽說讀寫”;

  頂層則來自數據工廠真實作業中的具身數據,助力機器人精準執行任務。

  目前,該模型的基本原理已經對外公開,其他人形機器人企業能基於這個平台開展二次開發,在更多領域取得新突破。這種先打好基礎、再進行專項提升的“基礎培訓+職業培訓”賦能模式,有力推動了我國具身智慧整體研究水準的提升。

  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質量與測試部總監 阮丞:將整個(行業)研究拉到世界上比較前列的水準,大家不要再受困於數據的有限。除了模型和數據之外,我們也提供非常多相關的機器人本體開發工具,他們可以在我們的基礎上進行下一步不同方向、不同內容的二次開發。

  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運用

  四大技術亟待攻克

  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革命性巨變,業內專家指出,核心零部件製造、動態運控系統、人機交互介面以及具身智能架構,是推動這一產業飛躍的四大戰略高地。

  對於人形機器人來說,有四大技術難關亟待攻克。首要是核心零部件的設計與製造。像電機、減速器這類關鍵執行器,其研發舉足輕重。目前,用於人形機器人的這些零部件,費用普遍較高,如果想要大規模普及應用,不僅要擴大生產規模,還得降低成本。

  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質量與測試部總監 阮丞:相比於國外的很多技術來講,中國的電機水平已經屬於比較前列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因為人形機器人目前為止還沒有非常大規模的大數量應用,所以導致這一部分電機的成本依然很貴。接下來的發展更多是從上規模、降成本的方式,能夠使得產品得到更廣泛應用。

  其次,是運控能力的提升。如今,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完成奔跑、舞蹈甚至空翻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但怎樣做到更低延遲、實現更敏捷的控制,依舊是科研人員攻克的方向。

  此外,人機交互技術也是一大挑戰。這一技術通過讓機器人擁有擬人化的外形、動作及語音交互功能,贏得人們的信任。在其他領域,人機交互技術較為成熟,但人形機器人不能直接照搬,需要開闢專屬技術路徑。

  最為關鍵也最具挑戰的,當屬具身智能技術。機器人需要像人類一樣,理解現實物理世界,把複雜任務拆解並加以執行。雖說行業已經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但在面對生活、工作等各類場景中千變萬化的任務時,機器人的泛化能力,也就是靈活應對不同情況的能力,仍是巨大的阻礙。

  智元機器人具身業務部質量與測試部總監 阮丞:一方面現在模型發展還依賴於大量數據,行業應用也依賴於模型的進展,基本上還是集中在一個固定的(場景)。它實際上有非常多的挑戰,泛化能力的一些挑戰,我們更加希望一個家政機器人能夠解決掉家裡面所有的家務,但是家務分解其實是非常多的,這就需要具身機器人具備這樣一個不同的場景之下,對於不同任務非常強大的泛化能力。

  具身智慧注重智慧體端到端的感知、推理、決策閉環過程,它將是未來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與物理實體的深度融合,會賦予機器人更多類似人類的能力,使其能夠在複雜多變的動態環境中,自主完成各項任務,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來源:央視網

人類的皮膚也有味覺
人類的皮膚也有味覺
2025-03-25 23:25:08
人類為何喜歡爬山?
人類為何喜歡爬山?
2025-03-26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