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傾家蕩產去治療患癌症的老人值得嗎?其中的高讚回答是一個醫生的回復,獲得了3281個讚,他的觀點很簡單——要不要治,得看能不能治,治不治得起。
簡而言之,老人患病後,先分析病情,是否有醫保,目前該病的治癒率、患者的本人意願,綜合分析后再下結論。這是一個醫生的角度,但如果家屬這個角度來說,治不治確實很難下結論。
最近,剛上大學的周小傑就面臨這樣的選擇。
一.81歲爺爺患癌,全家人面臨兩難抉擇
患病的是他的爺爺,今年81歲。
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一直不太好,8年前患有腦梗死,經過搶救活了下來。三年前又確診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此後,爺爺彷彿成了一個藥罐子,每天要吃一大把葯。
好在,這三年,爺爺的病情控制得還不錯。
誰知就在10天前,爺爺突然出現明顯右上腹疼痛,還伴有飯後返酸、呃逆,在附近診所治療了一段時間,癥狀也不見好轉。轉院後,醫生為了查明腹痛病因,讓爺爺照了CT、查了腫瘤標誌物,最後發現淋巴、腋窩有多處結節,肝臟上多發低密度影。醫生說很可能是肝臟腫瘤伴淋巴結轉移。
爸媽一聽說是癌,慌了!考慮到爺爺年紀太大,父母決定瞞著爺爺。
“爸養大我們不容易,我的想法是堅決要治的!”爸爸首先說了自己的想法。
叔伯聽完后沒有立馬反對,只有小叔說了一句:治是可以,哪來的錢?老頭子又沒有醫保。聽說癌症就是個無底洞……
這時,大伯來了一句:治就治唄,先盡力治,實在沒錢再想辦法。總不能看著他去死。
大伯一直是家族的主心骨,他一發話,沒人再有二話。事後,幾個長輩就跟醫生商量治療方案。
考慮到爺爺年紀較大,又有腦梗、糖尿病等病史,醫生給出保守治療的方案。
二.得了肝癌,一般身上有哪些癥狀?
當小傑家裡人發現爺爺不適時,爺爺已經出現明顯的上腹疼痛。上腹疼痛其實屬於肝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發癥狀。上腹疼痛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的牽拉痛,也可能是腫瘤的壞死物刺激到肝包膜所引起。
除了上腹疼痛,肝癌可能還會在體內產生這些表現:
消化道異常:患者會感到食慾下降,吃一點東西就會有飽脹感,還會伴有噯氣、消化不良、噁心等癥狀。腹瀉也是肝癌常見的癥狀之一,這些癥狀與“胃病”“腸炎”相似,常被誤診。
發熱:有一部分肝癌患者會出現出汗、發熱。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後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迴圈所致。
出血:患者常有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於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
身體消瘦:癌細胞的生長需要與正常細胞搶奪食物,許多人體的營養物質被它們霸佔吸收,由於消化功能紊亂,患者本身營養物質吸收就不足,長時間的迴圈,就會引起患者貧血、乏力甚至極度饑餓性營養不良。
下肢水腫: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腫,輕者發生在踝部,嚴重者可蔓延至整個下肢。造成下肢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腹水壓迫下肢靜脈或癌栓阻塞,靜脈無法順利回流。
三.老人得了癌症,該不該傾家蕩產去治?
這個論點,並沒有準確的答案。中國受“孝”文化的影響,大部分人即使傾家蕩產仍願意就至親之人。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治與不治,我們還是需要理性思考,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
衡量指標一:患者的醫保的報銷範圍和額度
如果病人有醫保,可以很大程度地減輕經濟負擔。不同省份、不同的職業、是否有商業保險等都會影響到報銷範圍。
衡量指標二:評估經濟實力
即使花光自己的錢,也不要舉債度日。救人要緊,但活著的人也需要繼續生活,不能因為“不治療就是不孝“的枷鎖,讓自己的經濟陷入一個無底洞。這也是對其他家人不負責的行為。
衡量指標三:患者身體情況
臨床上存在這樣一種特例:老人和年輕人患同一種癌,反而老人存留時間比較長。這主要跟患者身體狀況和心理因素有關。俗話說的好:一半的人是被嚇死的。面對癌症的出現,我們一定要有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它,不能諱疾忌醫,更不能“死馬當活馬醫”,找到好的醫生對症治療,才能順利戰勝癌症。
另外,患者的身體情況也是決定存留期的關鍵。
治癌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手術、化療、放療,而這些都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良好的身體素質能使病人有更好的依從性,治療效果會更好。
四、保守治療=放棄治療?
針對藥物和手術都已無效的終末期癌症患者,醫院都會建議採取保守治療。許多第一次接觸保守治療的人,都誤以為這是醫院要放棄病人的意思嗎?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保守治療實際上是讓癌症患者有尊嚴的離去,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劉先生是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當他來到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時,已經藥石無效。為了讓其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不那麼痛苦。醫院中心成立了“舒緩療護團隊”為劉先生擬定了個體方案,精心調整止痛劑,餵食流食,保證維持機體的能源。
團隊根據劉先生的醫口述的意願,為他精心制定了願望清單。劉先生最大的心願就是留下未來給予女兒生活遇到困難時,鼓勵的話語。當錄音完成,已經是1個多月後。
完成心願,劉先生最終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現下,越來越多的醫療專家達成共識,在控制晚癌患者癥狀基礎上,提供心理、心靈關懷和社會支援有助提高其生存品質。
面對疾病,他們已經盡力地抗爭過,若最終還是無法戰勝,請給予生命最後的尊重。
本文指導專家: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李永強
參考資料:
[1]《肝癌早期最常見7個癥狀》.健康時報.2017-07-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