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嚴格控糖”,新型糖尿病被認定!
更新于:2025-04-13 08:26:50

  當地時間4月8日,國際糖尿病聯合會 (IDF) 將與營養不良相關的糖尿病認定為一種獨立的糖尿病類型,稱為——5型糖尿病。

  這一認定主要歸功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梅雷迪思·霍金斯博士的研究和宣導,霍金斯博士強調,“這種形式的糖尿病長期以來被低估且認識不足,患者在確診后往往存留時間不超過一年。”

  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方紅娟。受訪者供圖

  “過去,與營養不良相關的糖尿病常被稱為‘營養不良性糖尿病’或‘熱帶糖尿病’。在我國,目前這類糖尿病並不常見。然而,由於長期未被單獨分類,臨床診斷率可能較低,隨著新分類的推廣,預計這一疾病會得到更多的關注。”4月9日,航空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方紅娟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類患者通常存在營養狀況差、年輕化、併發症多、診斷延誤、治療難度大等特點,因此一旦確診,往往存留期較短。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最新認定,5型糖尿病區別於傳統1型、2型及其他特殊類型,表現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代謝功能衰竭,血糖異常與多器官損傷共存,好發於青少年,在特點和治療上也和其他類型糖尿病有較大區別,此前,在一些醫療水準欠發達地區,容易出現分型不精準,過度胰島素治療的情況。”

  方紅娟進一步介紹,5型糖尿病的表現有極度體重減輕與消瘦,這與大多數2型糖尿病的肥胖特徵形成鮮明對比;血糖波動較大,由於營養不良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血糖控制困難,容易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此外,患者常伴有消化吸收障礙,部分患者伴隨慢性腹瀉、胃輕癱、食慾不振等胃腸道癥狀;併發症發展迅速。

  “目前,國內此類分型病人並不多,並且在臨床認定中,醫生也會有所區分,但是此次新分型的認定,可以更加推動該類型糖尿病臨床診療標準化,避免誤診為2型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性疾病,還可促進針對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的病理機制研究和靶向治療開發。”高珊提醒,該認定也提示公眾,一旦確定此類糖尿病,要避免極端控糖,不應過度限制飲食,需保證營養均衡,關注全身健康。

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