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機器人上崗 老人們有了新護工
更新于:2025-04-10 07:20:03

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嘮嗑、提醒、監護……

陪伴機器人上崗 老人們有了新護工

“小麗,小麗,我的長大衣放在哪裡了?”“長大衣在第二個櫃子里!”

“11點30分了,何叔叔,吃藥咯!”……

昨日,在成都溫江區的一家養老社區內,長者陪伴機器人“小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具有陪護、陪玩、陪伴等多種功能,它還可以提供安全監護服務,把老人的情況即時通知給家人,並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及時發出警報,已經成為老年人離不開的貼心“管家”。

這款長者陪伴機器人由中科源碼(成都)服務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源碼”)聯合生態企業共同研發,目前已在北京、成都的多個養老場景中“上崗”應用。

“只要事先告訴‘小麗’常用物品分別放在哪兒,等到需要找的時候,直接問‘小麗’就行,有需要提醒的事情也是,直接告訴它,特別方便。”作為消費者,何叔叔對“小麗”讚不絕口。

要打造出優質的長者陪伴機器人,關鍵在於充分且精準地滿足老年人的生活、情感、健康等全方位需求。中科源碼運營負責人李燕秋表示,“小麗”在研發之初就根據產品定位進行了針對性外觀及功能設計,“首先,在外形上我們將這款機器人設計得比較可愛,讓大家看到它就覺得很親切;其次,在功能上,它具有語音交互、娛樂等功能,能給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情感價值。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在功能使用上我們摒棄了繁瑣的操作,基本都是通過語音完成,讓老年人輕鬆‘技能’使用。”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每款機器人的研發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李燕秋特別強調道,“應用場景是推動產品反覆運算升級最好的‘利器’。只有在反覆的試用中,不斷優化升級產品性能、功能及交互體驗,才能讓‘小麗’更懂老人。”

此外,中科源碼還緊鑼密鼓地研發一款具身康養人形機器人,該款機器人將具備高度智慧化和人性化的特點,可以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提供全方位的康養服務。

“銀髮經濟是一片藍海,我們希望以場景驅動創新,抓住這個產業新風口,用機器人產品將‘養老’變為‘享老’。”李燕秋說道。

新聞延伸

成都常住老年人400余萬名

用科技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來自成都市民政局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成都有常住老年人400余萬名,養老機構460余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700余處,這足以說明當前養老服務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科技支撐在應對人口老齡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養老服務機器人等可以彌補養老服務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雪松 受訪者供圖

京杭運河再添大橋
京杭運河再添大橋
2025-04-08 17:12:53
家門口踏青賞花
家門口踏青賞花
2025-04-08 18: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