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今年43歲了,是公司里的小高層,平時工作繁忙,少不了應酬喝酒。
但從去年開始,張先生發現自己總被尿憋醒,一晚上起夜得起個三、四次。不過想著年紀大了,這可能是正常的,也就沒放心上。直到後來發展成吃啥都沒胃口,精力下降,張先生才來到醫院檢查。
檢驗報告顯示,張先生的血肌酐飆升到465umol/L,腎臟明顯縮小,最終確診為高血壓腎病,要是不注意控制,還可能發展成尿毒癥。
進一步了解之後,醫生發現,原來張先生血壓一直偏高,但因為沒癥狀就沒放心上,再加上熬夜喝酒,大魚大肉,最終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習慣,睡前一定要上一趟厕所排尿,不然就渾身難受,這就是怕晚上起夜。那晚上起夜有什麼影響呢?幾次才算病了呢?
一、總是被夜尿憋醒的人,或要承受3個影響
人的一生中有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但想要睡個好覺卻並不容易,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經常睡著睡著就被“夜尿”驚醒,本就不好的睡眠變得雪上加霜。
不少人為了避免夜尿,甚至睡前都不敢喝水。那到底起夜幾次才算“夜尿多”呢?
夜尿增多包含尿量以及排尿次數的增多兩個方面,我們現在說的夜尿增多是指每晚睡眠期間排尿2次或更多次,出現就得引起重視了。
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男性會有夜尿增多的問題。7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是過半都會有這個問題。但不要因為普遍就小瞧,如果頻繁起夜的話,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
睡眠障礙:起夜會導致正常的睡眠中斷,美國睡眠基金會調查發現55~84歲的人群在約有53%因起夜而出現睡眠障礙。
抑鬱:日本的一項研究稱,頻繁起夜的人群發生抑鬱症的風險會明顯增加,隨著起夜次數的增加,發生風險也會提高。
跌倒和骨折風險:研究發現,老年人起夜排尿一次會讓骨折跌倒的風險增加41%,起夜≥3次則會讓風險增加1倍以上。
二、頻繁起夜的背後,或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誘發夜間起夜的原因包括有生理性、精神性以及疾病因素多種,其中生理性因素多是睡前飲用了大量水、飲料、吃了大量水果等所致,精神性因素則與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等因素相關,在情緒緩解后即可緩解。
如果是青壯年、低齡老人,出現無緣由的夜尿增多,則很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
1.腎臟疾病
腎臟濃縮功能異常的人群,夜間起夜的次數也會異常增加,多與慢性腎功能不全、原發性/繼發性腎小管間質疾病相關。
2.內分泌疾病
較為常見的病症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過高,身體為了稀釋血糖會大量攝入水分,水喝多了之後自然排尿量也會增加。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很多會繼發糖尿病腎病,也會引起夜尿增多。
3.心血管疾病
不少心血管疾病會導致夜尿增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高血壓導致的腎臟功能損傷。
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發生硬化、腎小管血流量減少,進而導致腎臟的濃縮功能下降,尿液生成會隨之增加。
4.泌尿生殖道疾病
如老年男性身上常見的前列腺增生,女性身上常見的尿道炎、膀胱炎以及子宮脫垂等問題,都會讓起夜的次數明顯增加。
三、憋著不尿可以嗎?真正有效的是這4個方法
有些人覺得夜間起夜很麻煩,於是會選擇憋著尿等醒來后再上。
這個行為並不推薦,在憋尿的時候會導致膀胱長時間過度充盈,膀胱壁壓力上升容易導致逼尿肌受損,後續容易影響正常的排尿,還可能會誘發急性尿瀦留發生。
夜間有尿意醒來時,要及時去排尿,不要憋著,否則會讓大腦持續興奮,這種狀態下即便勉強進入了睡眠,睡眠品質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夜尿的次數嚴重影響到你的睡眠和生活,則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除了進行治療外,日常做好這4件事,對於減少夜尿的次數也有一定説明。
1.睡前少喝水
晚上睡前不要大量飲水,尤其是起夜較為頻繁的人,建議睡前的飲水量不要>100ml。
2.少吃鹽
鹽分攝入過量會導致體內水鈉平衡被打破,身體需要攝入大量水分來中和鈉元素。在飲水量增加的情況下,排尿次數自然也會增加。
3.多做提肛運動
進行提肛運動看起到鍛煉膀胱以及盆底肌肉的作用,讓身體對於膀胱的控制力增強,可一定程度減少起夜的次數。
4.養成健康排尿習慣
日常要注意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有尿就排不要憋尿,避免給膀胱正常功能帶來不良的影響。
老年人在起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證光亮度,緩緩站立,在排尿時要先深呼吸再進行。
參考資料:
[1]《頻頻起夜,僅僅是腎和膀胱出了問題嗎?》.人衛健康 2022-11-20
[2]《泌尿科醫生喊你少刷點視頻!夜尿次數會大大增加》.生命時報 2024-03-10
[3]《頻繁起夜,是老了還是病了?超過這些指標就要注意》.健康湖北 2023-03-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