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肥胖 享受人生
更新于:2025-04-11 04:07:29

本文轉自:江西日報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我國與全球許多國家一樣,面臨著與肥胖有關的重大挑戰。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4.3%、16.4%,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

  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不但會導致較高的過早死亡風險,還與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相關,包括Ⅱ型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骨關節炎和膽結石等。肥胖甚至還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相關。

  肥胖的標準是什麼

  一個人是不是肥胖,並不單純由體重說了算,目前最常用的一個指標是身體體質指數(BMI),BMI=體重÷身高2(體重單位:千克;身高單位:米。)我國健康成年人(18~64歲)的BMI正常範圍是18.5~23.9kg/m2,BMI≥24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65歲以上老年人的體重和BMI不宜過低,在20.0~26.9kg/m2之間更為適宜。但BMI並不能充分反映出身體脂肪分佈,可用腰圍指標加以判斷。按我國標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屬於中心性肥胖。還有一些人BMI和腰圍都是正常的,但由於身體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失調,造成體脂率超標,要做到健康體重,這類人群不僅需要減脂,還需要增肌。

  如何進行體重管理

  首先,控制總能量攝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體重管理的關鍵。鼓勵主食以全穀物為主,適當增加粗糧並減少精白米面攝入;保障足量多樣的新鮮蔬果攝入;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動物性食物;盡量採用煮、煨、燉和微波加熱的烹調方法;適當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還要配以充足的身體活動。鼓勵成年人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同時建議每周進行2~3次的肌肉力量練習,有助於強健骨骼和肌肉,改善代謝健康和保持健康體重。運動減重貴在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的運動方式,養成習慣,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