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所更名為“南京市第一中學工業大學初級中學”的學校在朋友圈刷屏。記者瞭解到,這所學校正在建設當中,總建築面積45959平方米,今年9月,新區七里河中學就將整體搬遷於此。自2023年9月啟用,七里河中學辦學已有兩年,新校園建設得如何?更名並搬遷后,又將如何開展辦學工作?
一所“不一樣”的學校
工程車穿梭往來,混凝土泵車“長臂”舒展,機器轟鳴聲交織……在南京一中工大中學的施工現場,目之所及皆是一派忙碌景象。
“目前,學校各版塊建設工作都在有序開展中。”校長芮火才介紹,學校項目主體已完成驗收,內部裝修和室外工程正同步推進,教學樓二、三層的室內粉刷及乳膠漆施工也在進行中,“這些都是開學後優先啟用的教室,預計4月底地面水磨石、頂板及牆面塗料就將全部完成、開始通風。”
作為這所公辦初中的“掌舵人”,芮火才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物件、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校長培訓專家,多年的辦學經歷,讓他更看重教育能為孩子帶來的“可能性”。在七里河中學,他就提出“讓學校適應學生”的辦學理念,更多考慮孩子們的個人化發展需求。同樣,在一中工大中學設計之初,他也深度參與其中,努力將辦學設想融入新校園的方方面面。
效果圖
如今,在施工現場逛一逛,已經能感覺到這所學校的“不一樣”。不同於常見的教學樓,一中工大中學的各個角落都加入了不少“小巧思”。
例如,教室、走廊更寬闊,配備面對面交流的“座談區”;食堂中間的環形舞臺,給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校門口的家長接待中心,既能為接送孩子的家長們遮陽避雨,也是家校溝通的重要場所……
“我們還增設了許多特色場館。”芮火才介紹,溫室游泳池、空中跑道和攀岩牆等也在建設中。“圍繞這些場館,游泳課、攀岩社團等都會陸續開展。”他說,“希望這是一所讓孩子們流連忘返、快樂成長的新學校。”
讓孩子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讓學校適應孩子,是一中工大中學的建設核心,亦是芮火才探尋教育新樣態的又一次實踐。過去兩年,他將快樂、鬆弛的理念深入七里河中學的辦學日常,為孩子們創造空間,支援、引導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在芮火才看來,教育不是讓學生變成統一的“標準件”,而是尊重個性,讓學生自主發展。為此,他要求老師們以問題導向高效展開課堂教學、精簡作業,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每天保證兩次大課間,強身健體超過一小時;定期開展各種豐富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在培養能力……
學得快樂、學得輕鬆。正因為看到了孩子的變化與笑容、收到了家長的正向反饋,芮火才更有信心將這樣的教育模式延續下去——未來,一中工大中學將汲取七里河中學創辦兩年來的成功經驗,繼續向一所“魚”(學習成績)和“熊掌”(綜合素養)兼得的現代化學校發展。
“對我們而言,搬進新校園,也是個新起點。”在芮火才看來,新校園的硬體設施,將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物質基礎和成長空間。“許多新社團、新課程、新活動都在規劃中。”他表示,學校也將依託南京一中、南京工業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