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我是大老闆”,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硬蹭“甲亢哥”翻車了
更新于:2025-04-10 13:43:45

(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長沙“網紅”餐飲品牌文和友,因一場直播“翻車”了。

4月7日,在Youtube擁有超3800萬訂閱者的美國博主“甲亢哥”(IShowSpeed),來到長沙進行直播活動,一旁的文和友聯合創始人翁東華的言行,引發網友廣泛批評與質疑。

切片視頻顯示,翁東華強行擠開座位緊挨著甲亢哥的重慶鹵鵝攤主“榮昌鹵鵝叔”,要求對方讓座,自稱“我是大老闆”,並發出疑似威脅的語言——“I am boss,I am boss!我也是做餐飲的,請相互尊重,你可以起來一下,我要介紹一下,不然我明天就去重慶堵你。”

有網友表示:他(翁東華)自己認為很幽默,結果玩脫了,感覺聽了真不舒服,聽了有點威脅叫大叔讓座的意思,尤其是後面那句明天去重慶什麼意思,威脅嗎?是不是平時囂張跋扈慣了,脫口而出都帶著威脅的意思了。

也有網友直接上升到文和友:這個人(翁東華)算是把文和友帶溝里去了,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整個互聯網都在說文和友吃相難看。

與此同時,#文和友創始人直播喊話鹵鵝哥遭抵制#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該詞條閱讀量超2599萬。4月8日,文和友聯合創始人楊幹軍表示,不需要(回應),謝謝!

事實上,在文和友從一家小吃攤成長為現象級文化餐飲品牌的歷程中,聯合創始人翁東華扮演著舉足輕重且多面的角色。

早期,翁東華作為文和友內部“大腦中心”部門的負責人,以設計師的視角參與品牌文化內核的構建。在打造超級文和友門店時,翁東華帶領團隊四處收集老物件,大到建築構件,小至居民舊照、生活器皿,近萬件物品從各處彙聚,經巧妙佈局,將老長沙的街頭巷尾、鄰里街坊生動呈現。

這場始於“甲亢哥”的直播危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文和友在瘋狂擴張中的焦慮——近些年來,品牌相關熱搜多為閉店、發展受阻等負面消息,文和友急需一場成功行銷來重塑形象。然而在面對流量時文和友卻用力過猛,翁東華此番親自下場,不僅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流量反噬。

文和友曾經是餐飲界的明星品牌,成功塑造出極具特色的復古市井文化場景,從長沙街頭小吃攤逐步發展壯大,旗下擁有老長沙臭豆腐、老長沙大香腸、老長沙龍蝦館等多個子品牌。

2018年,長沙超級文和友以2萬平方米的沉浸式復古街區、日均翻台率12次、年客流量過千萬的數據締造了餐飲界神話。2020年前後,文和友躊躇滿志地走出長沙,在廣州和深圳落子。

但隨著時間推移,文和友並沒有摸索出一套適合長沙之外的模式,圍繞在頭頂的光環,似乎正在慢慢褪色。此前廣州太古匯的文和友傳來歇業的消息,深圳文和友也面臨著客流量下降的問題。

2021年9月,深圳文和友原招牌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新招牌“老街蠔市場”,提供更多的深圳特色小吃。今年2月,有媒體報導稱,廣州文和友被發現正在拆招牌撤場。

細究文和友遭遇滑鐵盧的原因,一方面,大店模式愈發顯得笨重,選址難度大且租金成本高昂。文和友的變現途徑主要有店鋪收益分成和收取租金物業費兩種方式,但在廣深地區,長沙式的懷舊社區記憶難以引發當地消費者共鳴,客流量下滑,商戶陸續退出。

另一方面,文和友在褪去網紅光環後,商業模式短板凸顯,過度依賴場景行銷和流量效應,在產品創新、服務品質提升等基礎建設方面投入不足,難以形成持久競爭力。

當下,文和友需要的不僅是針對此次事件的危機公關處理,更需要從品牌戰略、運營模式、團隊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深刻自我革新,重新審視市場定位與消費者需求,加大產品與服務優化力度,探尋可持續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