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僅150光年的死星系統,註定數十億年後爆炸為特殊超新星
更新于:2025-04-10 04:34:51

白矮星是大多數恆星演化的最終形態,偶爾我們會發現2顆白矮星彼此緊密圍繞的聯星系統。根據調查,一對距離地球約150光年的雙白矮星系統,似乎已註定在23億年後爆炸為Ia型超新星(Type Ia supernova)。

當恆星來到演化最後階段,燃燒完所有氫氣燃料並膨脹進入“紅巨星”階段後,隨著時間推移外層物質脫落,最終會留下一個直徑與地球大致相同的緻密核心——也就是白矮星,但它品質通常與太陽相當,因此密度非常高。

有時候,天文學家會發現由2個白矮星互相繞旋組成的系統,比如英國華威大學團隊使用4台地面望遠鏡數據,在距離地球僅150光年外發現一個罕見且巨大的雙白矮星系統。

我們已發現數百個由雙白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但新發現的雙白矮星是已知彼此最靠近的一對,約14小時就互相旋轉一圈。

多年來,科學家認為Ia型超新星來自2個緊密依偎的白矮星系統爆炸,而分析證實該預測

,這對白矮星系統似乎註定在23億年後碰撞並爆炸成Ia型超新星,爆炸亮度預計比滿月亮10倍。不用擔心此次爆炸對地球的影響,因為人類那時可能早已滅絕或移民其他星球。

研究人員表示,其中1顆白矮星品質約太陽品質83%,另一顆約72%,直徑則都與地球差不多,一個比地球直徑大約20%,另一個大約50%。

Ia型超新星於天文觀測有一定重要性,除了有助傳播重元素, Ia型超新星於還具有特定亮度峰值,能作為天文學家測量宇宙距離的指標,新研究表明現代望遠鏡有能力識別出更多隱藏在銀河系的雙白矮星系統。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

(首圖來源:華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