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豆腐是個神奇的東西,以前總覺得做豆腐得專業設備,還得有石膏、鹵水啥的。後來我發現啊,自己在家就能做豆腐,不用石膏也不用鹵水,做出來不僅好吃還健康。
我做的豆腐啊,吃起來口感特別好。它不像外面買的豆腐那樣軟塌塌的,而是很有韌性。用來做菜,不管是紅燒、涼拌還是做湯,都特別好吃。
我孩子。特別喜歡吃我做的豆腐,每次都能吃一大碗。我覺得自己做的豆腐,吃著放心,畢竟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添加劑。
我第一次嘗試做豆腐,心裡還挺忐忑的。先準備好黃豆,把黃豆泡上幾個小時,直到黃豆吸飽了水變得胖乎乎的。這泡豆子的時間可不能短了,不然豆子不夠軟,不好磨。
泡好豆子后,把豆子撈出來瀝干水分,然後放進豆漿機里,加適量的水,開始磨豆漿。這豆漿磨好后,把豆漿倒到一個大鍋里,小火慢慢地煮。煮的時候要不停地攪拌,防止豆漿糊鍋。
等豆漿煮開后,把火關掉,讓豆漿稍微涼一下。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一步了,準備一個乾淨的紗布,把豆漿過濾一下,把豆渣留在紗布里。這過濾出來的豆漿可香了,透著一股濃濃的豆香。
然後把過濾好的豆漿倒回鍋里,再加熱一下。這次加熱不需要煮得太開,稍微溫熱就行。這時候豆漿就開始凝固了,變成了一塊塊白白嫩嫩的豆腐腦。
把豆腐腦,輕輕地舀到一個模具里,上面壓上一個重物,把多餘的水分壓出來。過了一會兒,豆腐就成型了。自己做出來的豆腐,看著就特別有成就感。
我還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了身邊的朋友,他們也都紛紛嘗試。大家都說這方法簡單又實用,還能做出美味的豆腐。
做豆腐的時候,有幾個小竅門。豆漿煮好后要過濾得乾淨一些,不然豆渣,會影響豆腐的口感。
要經常攪拌,這樣豆腐才能凝固得均勻。還有就是壓豆腐的時候,要壓得緊一些,這樣豆腐才會更緊實。
我覺得自己在家做豆腐不僅有趣,還能節省成本。想吃豆腐的時候隨時就能做,也不用擔心外面買的豆腐不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