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常吃,糖尿病風險降低26%!
更新于:2025-04-09 10:50:47

眾所周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加強體育運動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但是,是否存在某種特定食品能顯著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呢?近期在《自然》旗下的Nutrition期刊發佈的研究結果給出了一些線索。

這項研究探討了類黃酮的攝入量與2型糖尿病(T2D)風險之間的關係。類黃酮是一種存在於眾多植物性食物中的自然化合物。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專案的113,097名參與者提供的數據,這些參與者加入研究時的平均年齡為56歲,其中57%為女性。通過至少兩次的飲食評估,研究人員估算了每位參與者的類黃酮攝入量,並利用美國農業部(USDA)資料庫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了探究飲食攝入與T2D間的聯繫,研究採用了多變數Cox比例風險模型。

經過長達12年的追蹤調查,共發現2628例新發T2D病例。研究結果顯示,高“Flavodiet”攝入量明顯降低了2型糖尿病的風險。

此外,研究發現,定期喝黑茶或綠茶、多吃漿果和蘋果分別能夠使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21%、15%和12%。在攝取不同種類類黃酮方面,攝入最多的群體相較於攝入量最少的群體,其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了19到28%。

研究結論指出,更高的類黃酮攝入量與較低的2型糖尿病風險有關。這種關係可能通過改善肥胖/糖代謝狀況、減輕炎症以及增強腎臟和肝臟功能等方面發揮作用。研究還強調,增加富含特定類黃酮的食物攝入量有望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本項研究是首次在大規模人群中驗證高類黃酮飲食與減少2型糖尿病(T2D)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清晰地表明,增加類黃酮的攝入量能夠降低26%的糖尿病風險。這一保護作用在遺傳高風險或有其他已知風險因素的人群同樣適用,且沒有顯著差異。

仲介分析進一步確認,類黃酮飲食降低糖尿病風險的保護作用部分是由於其對肥胖和糖代謝(BMI和IGF-1)、基礎炎症(C反應蛋白水準)、腎功能(胱抑素C和尿酸)及肝功能(γ-谷氨醯轉移酶GGT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的積極影響所介導的。

研究還提到,主要貢獻食物包括紅酒、各類茶飲、漿果和蘋果的攝入量與降低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即便在考慮了多個人口統計學及生活方式特徵后,此健康益處依然存在。這意味著觀察到的好處並非僅僅源於整體飲食品質的提高,而是某些特定存在於富含類黃酮的植物性食品中的成分所起的作用。儘管紅酒對總花青素攝入量貢獻頗豐(在本研究中佔41%),但即使在排除紅酒後的評分中,較高的類黃酮攝入量與T2D發病率之間的負相關關係也僅略有減弱。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增加抗炎和預防慢性疾病食物的攝入量來改善健康狀態的人,可以選擇食用更多富含類黃酮的植物性食品,如蘋果、羽衣甘藍、洋蔥、柳丁、葡萄、芹菜、漿果、葡萄柚、豆類和大豆等。

有研究指出,每日攝入超過500毫克的類黃酮有助於慢性疾病的預防。然而,由於不同食物中類黃酮含量各異,準確追蹤類黃酮的攝入量存在一定的難度。

通常來說,增加每日水果和蔬菜攝入量是極其有益的。《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入1.5至2.5份水果及2至4份蔬菜,具體量需根據個人年齡和性別適當調整。

總的來說,增加水果和蔬菜攝入量有助於提升類黃酮攝入量,從而發揮預防糖尿病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日常很少攝入水果蔬菜的人群,更應該關注類黃酮的攝入,這對預防和改善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有著極大的利益。

參考來源:Thompson,
空腹吃黑棗好嗎
空腹吃黑棗好嗎
2025-04-11 1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