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2個壽命,一個是自然壽命,還有一個叫“健康的預期壽命”。人的自然壽命是多少最合適呢?又怎樣提升“健康的預期壽命”呢?
根據科學家對哺乳動物的研究發現,最高壽命相當於生長週期的5-7倍。比如狗的生長週期是2年,那麼,狗的最長壽命能活10-14年。而人的生長週期是20-25年,那麼,自然壽命應該能到100-175歲。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7歲,男性只有76.4歲。
一個人的壽命並非越長越好,如果後半生生活品質很差,處於長期病態中,這種情況下活的越長,對自己、家庭和社會都不一定是好事情。
最適合的壽命沒有特定的界限。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條件看,能活到80歲,這一階段的人身體還算硬朗,精神狀態穩定,思維也比較清晰,不需要家人的特殊照顧,有家人的陪伴,享受天倫之樂,這就是非常理想的平均壽命。
但是,許多人雖然活著,但長期處於病態之中,出現高血壓、中風、冠心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生活品質很差,甚至不能自理。這種“健康的預期壽命”很短,而非健康狀態存留時間很長,無疑不是好的結果。
那麼,怎樣才能提升“健康的預期壽命”呢? 最關鍵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從年輕做起,戒煙限酒,提倡低鹽低脂的地中海飲食方式,有效推遲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年齡,這樣才能有效延長“健康的預期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