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在最近幾年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老牌車企開始在新能源領域深耕,並且多數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像長安、吉利、奇瑞等,旗下都有多款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型。不過在這個領域,比亞迪無疑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在去年全年賣出了超過400萬輛,單月銷量甚至超過40萬輛,比很多車企一年的銷量還要高。
首先在外觀設計方面,秦L EV顯然還是比較成功的。新車採用了王朝網家族最新的“Loong Face”設計理念,和老大哥漢L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封閉式的格柵配備了一根貫穿式的灰色飾條,將整個車頭分為上下兩層。大燈組採用三角形的造型,內部光源有種矩陣式的風格,機艙蓋兩側設計了兩條向上隆起的筋線,讓整個車頭看起來更有力量感。此外,大燈組下方還有梯形的散熱口以及通風口,整個車頭設計得比較簡約大氣,顏值比秦L DM-i更勝一籌。
車身側面採用了轎跑式的設計風格,有點像縮小版的漢L EV。車尾處理得比較自然,整個車身看起來非常厚重飽滿,半隱藏式的門把手,既兼顧到了風阻又考慮到實用性和安全性。頂配車型的輪胎規格是225/50 R18,其他車型都是225/55 R17,如果能夠全系標配18英寸輪毂,那麼整車氣勢顯然會更勝一籌。至於車尾,新車採用了當下比較流行的貫穿式尾燈組,整個車尾看起來有種寬體轎跑的既視感,並且加上了小鴨尾的設計,尾燈組內部造型採用中國結的設計元素,辨識度非常高。
而作為緊湊型家轎,秦L EV的尺寸相較於秦L DM-i反而小了一圈,車長4720mm,車寬1880mm,軸距2820mm。而秦L DM-i的車長為4830mm,車寬1米9,軸距2790mm,因此秦L EV雖然體型不大,不過軸距更長,所以後排的乘坐空間要比秦L DM-i更加優秀,這是純電車型的優勢所在。1米76的乘客坐在後排,頭部空間四指左右,腿部有著兩拳三指的餘量。
來到車內,秦L EV的內飾佈局和秦L DM-i也是基本保持一致,不過在一些細節方面進行了調整。比如換成了電子撥桿式換擋機構,副儀錶台區域提供了50W手機無線充電面板,一些常用的實體按鍵以及兩個水杯架。空調出風口採用貫穿式的設計,相對來說看起來更有檔次,也更簡潔。中控台中間配備了一塊尺寸為12.8英寸的懸浮屏,頂配車型尺寸升級到15.6英寸,全系都配備了8.8英寸的全液晶儀錶,而且還有12英寸W-HUD抬頭顯示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頂配車型的中央扶手箱升級為車載冰箱,最低溫度能夠達到零下6℃,最高為50℃,這在同價位里還是比較少見的。不僅如此,秦L EV全系都配備了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並且還有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硬體配置在同價位車型里還是比較厚道的,能夠實現高快領航以及智慧泊車等功能,雖然和新勢力車型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日常使用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作為純電車型,秦L EV是基於e平臺3.0 Evo打造,入門車型電動機總馬力150匹,總扭矩220牛米。其他車型電動機總馬力218匹,總扭矩330牛米,都是採用後置單電機佈局,動力比較一般。續航方面,入門車型搭載來自弗迪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容量為46.08kWh,最大快充功率84kW,快充時間0.4小時。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470km,其他車型電池容量提升到56.64kWh,最大快充功率提高到103kW,快充時間同樣是0.4小時,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545km,總體表現比較常規。
不僅如此,秦L EV還會提供四種駕駛模式,包括運動、雪地、經濟以及舒適模式。而在底盤方面,秦L EV前懸採用的是雙球頭麥弗遜獨立懸掛,后懸是五連桿獨立懸掛。這一提升還是非常重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車輛的駕乘體驗。因此,秦L EV作為一款純電中級車,綜合實力比較均衡,沒有太突出的亮點,但也沒有明顯的短板,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輛新能源車還是比較合適的。那麼對於秦L EV,你們覺得該車表現如何呢?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