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徐永德還做了一件事,就是追溯徐氏的歷史。
徐氏是東夷族部落首領伯益的後人,在中國人的姓氏文化中,有不少以封地或官職做了自己的姓。當年,伯益幫著大禹治水立了大功,於是,他的兒子若木成了徐國的國君,經歷三十二世。徐國就是以如今泗縣為中心,涵蓋了江蘇西北部和安徽東北部的區域。
其實,徐永德這次編修的家譜,應該是徐氏家譜的第六次修訂。更重要的是,徐永德還有撰文《六修家譜序》,長達12卷的家譜,不但收錄了歷次編修家譜的序,還在原來族訓的基礎上,又收錄了他自己撰文的《徐氏家訓》。
在徐永德看來,徐家在歷史上曾有過輝煌,但是,一樣有出現過不孝子孫,他希望家譜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人物信息的彙編,而是要讓這濃縮於家譜中的徐家七百多年的歷史以更好地姿態傳承下去。
在中國家族文化中,除了家譜就是祠堂了。
曾供奉徐氏先人的祠堂,雖由於歷史原因已不復存在了,但卻不妨礙徐家人銘記那段歷史,只要心中有著那份敬意,家族的精神就會永續。現今,貴八公的后人們以位於劉埠村的祠堂原址為中心,分佈在如東縣蘭鎮和掘港,其人數大概在3000——4000人。
徐永德身為一位退休老教師,為何要如此執著於修家譜呢?
他應是從族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家族的凝聚力,所以才想到要傳承祖上優秀的品質。因此,在修好家譜後,徐永德將其免費送給了族人。在他看來,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承載,後代要本分做人,厚道做事,這樣家族的延續,才會有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