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探訪米北莊村“殯葬街”
更新于:2025-04-06 11:46:06

本文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劉亞寧

4月1日,清明將至,米北莊村市場街上並不如想像般人頭攢動。街道上只有零星幾輛正在裝貨的小型麵包車和大型貨車,整條街道並不嘈雜。

米北莊村,隸屬於河北省雄縣米家務鎮,位於雄縣縣城東北14公里處。在這個村子里,有一條專門做殯葬產品的街道,叫市場街。這條街道呈東西走向,長約1.5公里,分佈著以批發殯葬用品為主的百余家店鋪,此前有報導稱,米北庄村壟斷了全國近90%的殯葬用品。

這條街為什麼馳名全國,有商家表示,“全中國就這一個市場做這個(殯葬)”。

政研院在天眼查以“殯葬”“米北庄村”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截至2025年4月2日,米北莊村共有254家存續/在業的殯葬註冊公司/商戶,其中最早開業的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壽衣加工廠。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這個村子新註冊了6家殯葬相關的商鋪。

在中國接近70萬個村落中,許多都擁有獨具特色的產業。對於米北庄村的大多數村民而言,殯葬用品是他們的支柱產業,也是致富之源。

全國獨有

4月1日上午,米北莊村市場街上有來自內蒙、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的物流車輛。一位商戶表示,這裡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進貨,進貨商來自各個省份,甚至有外國人也在街上轉悠。

市場街的店鋪佈局以產品品類為依據,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殯葬品種。不少商鋪將產品直接擺在街道上,五顏六色的絹花都擺在箱子里,一簇一簇的擁著;一些店鋪中傳來轟響,店裡的機器代替人工在折著金元寶,不一會兒就能裝滿一箱;有的店鋪門前掛著幡,彩色的幡隨風飄動;還有店鋪的玻璃櫥窗前擺著古裝扮相的人偶,雙手交叉擺在胸前微笑著。iPad、賓士車、水果餅乾糖果禮盒、紙扎大房子、香煙……

“人間有的東西,這裡全都賣,”一位商戶表示,這些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寓意,一般都是根據當地風俗來賦予寓意。

除了殯葬用品,街上還有一家店鋪牌匾上寫著“風水諮詢”的業務。

這裏的店鋪規模普遍不大,街道西邊的店鋪以絹花、紙扎為主,東邊的店鋪更多的是壽衣、壽盒。有兩位商戶表示,他們的門店屬於家族傳承,自己的父親就在這裡開店。這些店鋪有的是二層樓格局,樓上是住房,樓下是店鋪;還有一些前廳是店鋪,後廳是住房。

一位商戶表示,清明時節是米北庄村的“旺季”,清明過後就要變淡季了。但在走訪過程中,市場街上的門店似乎並沒有門庭若市,不少商家在門店中刷著手機,還有一些店鋪呈關門狀態。前述商戶表示,這裏的店鋪不可能倒閉,這裡所有的鋪面一房難求。

另一位商戶表示,關門的店鋪並不是停業了,是因為現在不是集市。每逢農曆三、五、八、十,市場街都會有集市,那時候這條街會比現在熱鬧一倍。這條街的競爭很激烈,如果在雄縣干殯葬的話,都會來到這邊,這裡是最大的批發市場。

清明時節,市場街的店主普遍對陌生人比較防備,回答問題都很謹慎。當地一名政府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的新聞報導將這裏的真實情況誇大了,影響了這裡商戶的生意。

薄利多銷

在多數人眼裡,殯葬行業是一個暴利的產業。在墓地價格動輒六位數、品牌壽盒價格達到千余元的殯葬市場上,米北庄村市場街的產品價格確實很實惠。米北庄村處在殯葬產業鏈上游,這裏的店鋪大都有自己的工廠去生產產品,他們自己就是源頭。

在一家壽衣店中,店中的壽衣款式有呢子料的大衣,也有紅色的“鳳冠霞帔”,高中低檔每種款式都有需求。店鋪老闆表示,“這比活人的衣服便宜,也就一百多塊錢”。在另一家壽衣店中,牆上貼著店內售賣物品的價格單,一套唐裝價格是140元/套,是店中最貴的物件,最便宜的首飾包價格僅需3元/件。

這位店主表示,米北莊村的批發價格很透明,而零售價一般是批發價的3倍左右。

壽盒的價格,會因材質不同定價,批發價格為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這裏店鋪售賣的壽盒多數是紅木樣式的。一位商戶表示,這個行業的利潤其實沒那麼高,至少批發端利潤沒那麼高,也是薄利多銷。

在一家賣幡的店鋪中,店主表示價格會依據製造工藝、用料還有商品的大小而定。這家店鋪還提供定製服務,定製的客戶大都來自南方,最遠的有來自廣西、雲南的客戶。南方的人工比較貴,就全國的殯葬用品來看,還是米北莊比較便宜。

誠如商戶所言,當這些殯葬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價格常常翻高數倍。政研院統計了電商平台中銷量排名前二十的壽衣價格,發現一套壽衣的價格均價為574.4元,與批發端的百元一套的壽衣價格相比,零售端的價格是批發端的4—5倍。

變與不變

近年來,有關殯葬業改革的法規層出不窮。每逢清明時節,很多大城市的街邊都會出現“文明祭掃”的提示牌,呼籲大家移風易俗,理性追思。

目前,不少城市都“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製造、銷售冥幣紙錢、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面對這樣的禁令,市場街中的大部分商鋪也在做出改變。在上述經營靈幡的店主說道,現在很少賣紙做的幡了,都是布料做的,這種布料屬於環保塑膠,燃燒速度很快,而且不冒黑煙。

電子殯葬用品的出現也是一大改變。在市場街上,有幾家店鋪中經營著電子花圈和電子靈堂拱門。與傳統紙質用品相比,電子花圈和電子拱門配備了多塊LED螢幕,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修改螢幕上的文字內容,不僅能實現個人化定製,也能重複利用。

除了適應環保要求,殯葬用品也已走入電商平臺,市場街上的店鋪基本都開設了網店。

那位經營靈幡的店鋪,已經在拼多多上開店有一年了。店主介紹道,網上店鋪採用批發和零售相結合的模式,由於平臺會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因此線上的價格會比線下貴一些,但不會貴太多。如果是零售,通常會以套裝形式出售,價格更高。不過店主也提到,網上銷售的退貨率較高,而且大部分商品的退貨方式是“僅退款”,這幾乎等於是賠本買賣。

現實生活中,只要提及殯葬行業,不少人會不自覺地流露出避諱之意。畢竟殯葬與死亡相關,而死亡總是一個令人忌諱的話題。在米北莊村,不少商家靠著殯葬店鋪,過上了相對富裕的生活。

一位商戶表示,自己什麼都不信,也什麼都不怕。另一位商戶則說道,沒有不開張的“柴米油鹽店”,這是中國的文化傳統,只要開張,就一定有買賣。

在從高鐵站前往米北庄村時,記者在打車平臺上定位到米北庄村的一家殯葬用品商店,一位司機接單后卻又立刻取消了訂單。另一位司機接單后,好奇地問記者:“你怎麼一個人去那種地方?”

雷軍最近不OK
雷軍最近不OK
2025-04-06 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