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飽帶給身體4大負擔?吃到什麼程度就應放下碗筷!
更新于:2025-04-06 10:49:44

俗話說:若想身體安,三分饑,七分寒。古人就告誡我們,吃飯不能吃得太飽,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影響機體健康。現代研究表明,一頓飯吃八分飽能抑制慢性炎症,改善新陳代謝,維持正常的免疫反應。偶爾一兩次暴飲暴食沒有問題,但頓頓吃得太飽,反而會影響身體器官。

吃的太飽可影響哪些身體器官?

1、心血管系統

吃得太飽可增加胃部承受的負擔,擴大胃部體積,升高腹腔壓力。同時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易造成心肌缺血,增加心臟所承受的負荷。

2、大腦

胃中被太多食物充盈著,體內血液重新分配,使得血液流向胃腸道來消化和吸收,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有所減少,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產生睏倦感,反應變得遲鈍,甚至誘發腦卒中。

3、影響代謝能力

代謝能力可隨著年齡增長而隨之減退,每天的活動量太少,就會產生多餘熱量,使得熱量轉化成脂肪堆積,最終導致肥胖。肥胖又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而且也提高患骨質疏鬆、高尿酸血症和癌症幾率。

4、消化系統

吃得太飽可增加消化系統承受的負荷,易造成胃痛和胃脹,長久下去可造成胃炎和結腸炎,也有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特別是中老年人胃腸道系統已出現不同程度退化,應格外控制飲食。

怎麼判斷自己吃飽了?

1、七分飽

七分飽的感覺是胃中還沒有被食物充盈,但對食物已經不是那麼渴望,主動吃飯的速度下降,這種情況下應立即離開餐桌,轉移話題,避免習慣性多吃。

2、八分飽

八分飽是指感覺胃中已經滿了,但仍然還能吃些東西,這種情況下應立即放下筷子。

3、九分飽

九分飽是指能勉強吃幾口飯,覺得胃部脹滿。

溫馨提示

平時吃飯吃7~8分飽就行了,吃飯時做到專心致志,不能邊吃飯邊聊天,也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這樣無法感受到食物飽腹。每一口飯應細細咀嚼,不僅能嘗到食物的美味,而且能避免食物攝入過多。盡量選擇含水分較多的食物,能讓胃部提前感覺到飽腹,比如八寶粥或湯麵等,能説明控制食量。盡量多吃粗糧,比如玉米、燕麥等,需要多咀嚼才能吞咽下去,這樣能減慢吃飯速度,能更好的感受到飽腹,利於控制飲食量。

炒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炒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2025-04-06 04: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