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建議晚上10點入睡?這裡有科學答案!
更新于:2025-04-06 03:38:19

近期,越來越多的健康專家和醫生建議晚上10點入睡。這一時間點被認為對人體修復和激素分泌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探討為何晚上10點入睡對健康如此重要,並提供科學依據和實用建議,幫助讀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中醫西醫雙視角:為啥建議晚上10點入睡

從中醫和西醫兩個角度來看,晚上10點入睡對健康都十分重要。中醫認為,晚上10點至淩晨2點是人體修復的關鍵時段。《黃帝內經》中記載,人體的各個器官在特定時辰有相應的氣血運行規律。此時肝膽經當令,是肝臟排毒、養血以及膽囊儲存和排泄膽汁的重要時間。若能在這個時間段進入深度睡眠,就如同給身體充電,有助於養精蓄銳、恢復體力。 西醫則指出,晚上9點或10點大腦開始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就像身體的“睡眠開關”,它能調節人體的生物鍾,促進深度睡眠。當我們在晚10點至淩晨2點處於睡眠狀態時,可獲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復效果,讓身體和大腦得到充分休息。

熬夜風險早知道:晚上10點後入睡有啥危害

長期晚上10點後入睡,會給健康帶來諸多風險。

  • 肥胖風險增加:研究表明,睡眠不規律會影響體內生物鍾,干擾食物攝取和能量代謝等生物過程。當睡眠不足時,身體內的饑餓激素會增加,使人更容易感到饑餓,尤其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會增強。同時,代謝率會下降,身體消耗能量的能力減弱,脂肪就更容易堆積,從而導致體重上升。
  • 多種疾病找上門:權威研究數據顯示,睡眠不足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使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提升睡眠有妙招:怎樣改善睡眠品質

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影響睡眠品質。建議在睡前1小時停止使用手機、電腦等。
  2. 保持臥室環境舒適:臥室要安靜,可使用隔音耳塞或白噪音機;溫度保持在20 - 25℃左右;床鋪要舒適,選擇合適的床墊和枕頭。
  3. 適當增加白天運動量:白天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提高夜間睡眠品質。但要避免在睡前3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
  4. 睡前放鬆活動:冥想、溫水泡腳都是不錯的放鬆方法。冥想時,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專注於呼吸,排除雜念。溫水泡腳能促進血液迴圈,緩解疲勞。
  5. 及時就醫:如果睡眠問題持續存在,不要忽視,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規律睡眠養成記:如何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

  1. 設定固定的作息時間: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即使是週末也不要打亂節奏。這樣堅持一段時間,身體的生物鍾就會逐漸適應,入睡和起床都會變得更加自然。
  2. 制定睡前儀式:可以選擇一些固定的睡前活動,如閱讀一本輕鬆的書籍、聽一段舒緩的輕音樂,讓身心在這些活動中逐漸放鬆,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3. 避免午睡過長:如果需要午睡,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午睡時間過長,會影響夜間的睡眠品質,導致晚上難以入睡或睡眠淺。

晚上10點入睡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大家要重視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健康添磚加瓦!

責任聲明:本文僅為健康新聞/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