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出現癥狀及時治療,別等出現併發症再去治
更新于:2025-03-26 08:52:03

糖尿病,這個看似普通的代謝性疾病,實則如同一位隱匿的殺手,悄無聲息地損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37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國20~79歲糖尿病患者約1.41億人,發病率高達12.8%。而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位很可能攀升至1.74億,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更為嚴峻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成為了威脅患者生命和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併發症的分類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分為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兩大類。急性併發症起病急驟,病情危重,患者死亡率高;而慢性併發症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品質,給家庭和社區帶來沉重的負擔。

1. 急性併發症

  • 低血糖: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由於藥物使用不當或飲食控制不當,可能導致血糖水準過低,出現心慌、手抖、面色蒼白、出汗、饑餓感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意識障礙、抽搐甚至昏迷和死亡。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療中常見的併發症,患者和家屬應時刻關注血糖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急症。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適當減量、中斷治療,患者體內出現酮體堆積,導致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現口幹、口渴、多尿加重,厭食、噁心甚至嘔吐,疲乏、頭痛、嗜睡,呼氣中帶有爛蘋果味,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甚至意識障礙、昏迷。此時,應立即就醫進行緊急處理。

  • 高血糖高滲綜合征:主要見於老年2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過高且未及時補充水分,導致嚴重脫水和高滲狀態。患者主要表現為極度口渴、多尿、多飲,食慾減退、乏力,隨後出現脫水、反應遲鈍、煩躁或淡漠、嗜睡甚至陷入昏迷。本症病情危重、併發症多,病死率高,需要早期診斷和治療。

2. 慢性併發症

  • 微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特異性併發症,波及全身各組織器官,以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最為重要。

  •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出現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糖尿病病史往往超過10年。早期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腎臟長期受到高血糖的損害,會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等病變,逐漸出現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等表現,進而引發腎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嚴重後果,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經常進行尿檢,密切關注腎功能指標,尤其是出現“泡沫尿”時,應儘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腎病。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是糖尿病眼部最常見的併發症,病程超過10年的糖尿病患者會有程度不等的視網膜病變。由於高血糖的長期損害,患者的視網膜血管會逐漸受損,出現微血管瘤、出血、滲出等病變,患者可能出現視物模糊、飛蚊症、視野缺損等癥狀,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並治療視網膜病變。

  • 糖尿病神經病變:高血糖對神經系統的損害會導致糖尿病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手足麻木、痛覺過敏、疼痛、發涼、感覺異常等,典型的患者呈現手套或襪套式分佈。此外,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會出現自主神經病變,表現為腹瀉、便秘、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功能失調等癥狀。這些神經病變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加重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 糖尿病足:這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負擔最重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由於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導致末梢血液供應不足,足部皮膚容易受損、發生感染並難以癒合。輕者表現為足部感覺異常,重者可出現足部潰瘍、壞疽,嚴重時可能導致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加強對足部的護理,避免受傷和感染。

  • 大血管病變:主要表現為腦血管病變(如腦梗)、心血管病變(如心梗、冠心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如下肢血管閉塞導致的下肢水腫、疼痛)。這些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

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關鍵在於嚴格控制血糖水準,以及針對併發症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

1. 嚴格控制血糖水準

  • 合理飲食:糖尿病患者應遵循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避免攝入過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物的攝入。

  • 規律運動:適量的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準,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不要擅自調整劑量或停葯。同時,應定期監測血糖水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 針對性治療併發症

  • 微血管病變: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蛋白尿、水腫等癥狀。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視網膜病變。

  • 神經病變: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水準,同時使用營養神經藥物進行治療。對於疼痛等癥狀,可使用鎮痛藥物進行對症治療。

  • 糖尿病足:對於糖尿病足,患者應加強對足部的護理,避免受傷和感染。一旦出現足部潰瘍、感染等癥狀,應立即就醫進行清創、抗感染等治療。

  • 大血管病變:對於大血管病變,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同時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於已出現的心梗、腦梗等癥狀,應立即就醫進行緊急處理。

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除了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和針對性治療併發症外,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降低血糖水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2. 加強自我監測: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情況。同時,應定期進行全身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的併發症。

  3. 心理調適:糖尿病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因此,患者應積極尋求心理支援,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更好地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品質。

糖尿病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嚴峻挑戰。通過嚴格控制血糖水準、針對性治療併發症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