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上的小黑點究竟是啥?
更新于:2025-03-26 14:37:30

本文轉自:農業科技報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谷幸 李煜強

    為了身體健康,消費者應當選購新鮮健康的白菜。

  一到冬季,白菜就成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白菜富含多種維生素,能為人體補充鈣、鉀、多酚和黃酮類物質,所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説明消化,所以備受消費者的歡迎。

  但當消費者在購買白菜的時候,會發現有些白菜的菜葉與菜梗上長滿了小黑點,洗也洗不掉。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些小黑點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嗎?為什麼會出現小黑點呢?為此,記者採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涇陽實驗站站長張明科,就以上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為什麼白菜上會出現小黑點?

  張明科說,白菜上出現小黑點,多是因其在生長過程中“營養沒跟上”造成的。若土壤中的鈣不足或者白菜吸收的鈣量不足,會與白菜細胞中的一些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從而導致細胞壞死慢慢聚積形成小黑點。

  另外,氮肥施用過量,土壤太干或太濕都會導致白菜出現小黑點,大多數是生理性病害。這種小黑點,通常被稱為“白菜芝麻狀斑點病”。

  帶有小黑點的白菜是否影響食用?

  張明科表示,一般情況下,因為生理性病害產生的小黑點,主要是白菜自身細胞代謝變化產生的物質,並非病菌或有害物質,可以適量食用,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但如果小黑點是由黑斑病引起,就可能含有一些真菌毒素,食用后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如果發現白菜上的小黑點較多且伴有葉片發黃、腐爛等異常情況,必須捨棄不能食用。

  白菜買回去放一段時間出現了小黑點,是什麼原因?

  張明科說,大白菜屬於呼吸躍變型蔬菜,採收后呼吸作用很強。要是存放的地方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就會導致白菜呼吸加快,營養消耗加劇。如果白菜在生長過程中生理失調(如缺鈣等),會在這種儲存環

  境下進一步惡化,進而促使小黑點的生成。

  此外,要是白菜被擠壓或者碰傷,會直接破壞白菜細胞組織的完整性,加速小黑點的出現。

  怎樣選購、儲存白菜?

  消費者要選擇葉子完整,沒有壞葉和黃葉;白菜幫白、緊、有光澤,用手按壓緊實有彈性;根新鮮沒有腐爛的白菜,確保新鮮美味。

  如果白菜量少,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藏,溫度不能太低,容易凍壞。如果白菜量大,可以在室外背陰處挖個淺坑,把白菜根朝下放好,根部蓋點土;或者放在室內陰涼通風處,在白菜根下鋪點濕沙子或乾草。

  當白菜上有小黑點時,如何存放及食用?

  張明科建議,存放大白菜時,宜放置在涼快、通風的地方,不能把白菜放在濕熱的環境中,這會導致白菜上的小黑點越來越多,甚至還會爛掉。

  在食用的時候,如果黑點少,就把有黑點的部分切掉再吃。若是黑點過多,或者白菜外觀看著不太好,建議捨棄。

  在種植過程中,如何避免白菜小黑點的發生?

  張明科建議,在種植白菜前,種植戶可以先進行土壤養分檢測,根據土壤肥力狀況科學配施基肥,注重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

  此外,澆水要合適。一般來說,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較為適宜。同時,挑選對小黑點抗性較強的白菜品種進行種植,如秋播品種晉白菜7號、金早58、秋綠60、中白62號等,春夏播品種京春黃2號、黔白9號、黔白10號等。定植時不宜太密,要使菜田能夠通風、接受到更多的光照,這樣白菜不容易生病長黑點。

  連結如何防治白菜病害

  白菜上的小黑點,無形中拉低了白菜的“顏值”。那麼,如何防治白菜產生病害呢?

  對於農戶來說,應選擇抗病品種種植,作物收穫后,需要進行深耕、曬田,促進病殘體腐爛分解。注意田間排水,起壟栽培,降低土壤微域環境濕度,並適時中耕曬田,拔除並深埋病株。對於發病的作物應及時用藥劑處理。根據土壤肥力情況,合理施用有機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注意避免過量施肥,以免造成肥料燒傷。做好病蟲害的監測、防治、預防工作,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總之,要避免白菜長黑點,需要從選種、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穫和儲存等方面入手,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種出美味、健康的白菜。

運動中如何正確呼吸
運動中如何正確呼吸
2025-03-26 14:48:09
如何科學運動減脂
如何科學運動減脂
2025-03-26 14:55:40
今晚強冷空氣來襲
今晚強冷空氣來襲
2025-03-26 16: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