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海珠濕地科教中心工作人員張陸欣在海珠湖觀魚亭周邊區域觀鳥時發現一隻“三有”物種——赤麻鴨,至此海珠濕地鳥類提升至202種。
據悉,“三有”保護動物是指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圖:赤麻鴨(張陸欣攝)
赤麻鴨屬典型的遷徙性鳥類,每年春季從南方越冬地飛往北方繁殖地,秋季則從北方返回南方越冬地,此次發現與其春季北遷的時間規律相符。赤麻鴨全身橙黃色,略帶棕色,偏好開闊的濕地、湖泊、河流等環境,對水質和食物資源(如魚蝦、水生植物)要求較高。
海珠濕地作為廣州的“綠心”,擁有豐富的水網、濕地植被和魚類資源,近年來保護成效逐步顯現,為遷徙鳥類提供理想的中途棲息環境。據統計,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珠濕地記錄有維管束植物835種、昆蟲類903種、鳥類202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22種、哺乳類10種、魚類64種、底棲動物67種。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_省內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