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的療癒最難的是什麼呢?
依據我的諮詢經驗,兩個字:堅持。
遇到困難(情緒更不好了、狀態沒什麼明顯變化等),懷疑方法的可靠性,懷疑不適合自己,懷疑自己永遠都好不了...似乎有個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你各式各樣的懷疑。而事實上,“懷疑”本身就是你的問題所在,它是妨礙你堅持的關鍵因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蜻蜓點水,什麼高招、什麼技術都很難見到效果,畢竟我們都不是吃一頓飯長大的,我們每天都吃、一天要吃三頓,得吃十幾年、幾十年才長成現在的你。
在真正開始療癒自己,決定改變抑鬱、焦慮、內耗的心理之前,給可能會幫到你的療癒方法、訓練方式、得先做一些工作以便你能詳細瞭解它的科學性與邏輯性,減少理智疑心病這是必要的、也是一定的。因此,很多邏輯上的懷疑是前期看得不夠寬,在選擇一個方式,説明自己療愈心理困擾前,的確需要將注意力分散去多看一些、多瞭解一些,找到你自己覺得更相信的、更適合自己的。這會為你療癒之路上的堅持,掃清大部分認知混亂障礙。
武漢大學趙林教授因為喜歡高考前三個志願都是哲學,結果卻被分到武大歷史學,趙教授並沒有放棄哲學夢,考研時繼續報考哲學專業,又陰差陽錯的錯過哲學系而在歷史系深造,雖身在歷史系,但仍心牽哲學,他常常去聽哲學的課,直到讀博才回到心心念的哲學懷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相信相信的力量。
療癒心理,也需要把這件事當成一項事業完成,需要時刻保持“心心念”的力量,而又不是執著於效果。不斷的堅持,持續的堅持,在堅持中探索,在探索中堅持。
就像通過李巨集夫老師《戰勝強迫症》一書中正念觀息法自助的朋友,練習中總是反反覆復出現曾經受傷的畫面、不是麻得受不了、就是疼得做不住,會有人遇到這些狀態就放棄了,實際這隻是在訓練中最常見的現象,就像每天吃大米吃饅頭一樣常見。因此,遇到這些讓自己不舒服的狀況,為什麼它們會出現,以及如何應對它們,還是需要回到書上仔細翻閱方法常見問題部分,然後按照書的指引探索性的練習,再在自己的練習中不斷鞏固這個方法的核心。如此的堅持探索和總結中,你對方法的理解,對自我的療癒一定是螺旋式上升的。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認為癥狀穩定了,就開始鬆懈甚至放棄練習、放棄進行深入自我探索和調整。可以肯定的是,到這個階段的朋友一定在前面的精進中體驗到的效果,你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也並不是你對自己要求低,而是人性。我們的本能是對未知的探索產生恐懼,可能連你自己都很難搞清楚你的“潛意識後台”是多麼狡猾,它會在你不知道的某一天又出來搗亂,換一個焦慮物件、換一個強迫物件,因為底層的思維方式沒有被徹底修正。
堅持,保持鬆弛感的堅持,在探索中堅持,你也定會走出陰霾、獲得自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