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生活中,慢慢有了身材焦慮。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開始關注起腰圍、臀圍和腿圍。腰粗的羨慕腰細的,屁股大的,腿粗的往往要遭受更多審視。
然而,審美並非單一的,身材也並不全是為了展現美感,有時候健健康康就很好。在大眾眼裡不太“合格”的身材,在科學家眼中確實難得的“長壽身材”。
一、細腰肥臀者,死亡風險低
一項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涵蓋了歐洲10個國家和澳大利亞的30個佇列的研究表明,“細腰肥臀”才是真正的健康之美。與其他身材類型相比,這一身材特徵的人群死亡風險最低。
這項研究由澳大利亞貝克IDI心臟與糖尿病研究所、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等多國科學家們於1986年至2010年期間進行,他們招募了超過9萬名年齡在30至74歲之間的成年人作為研究物件,並進行了長達24年的隨訪。研究結果表明,腰圍較細的人其臀圍大小與死亡風險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臀部愈大,死亡風險愈低。
對此,研究強調,在評估死亡風險時,綜合考慮腰臀比而非僅僅腰圍,可以多找出大約20%的高死亡風險個體。
目前,正常的腰臀比,男性應在0.85-0.9之間,女性則應是0.75-0.8之間。
數據顯示,擁有高腰臀比的人面臨著更高的患糖尿病、中風、冠心病和其他心臟疾病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每增加0.1的腰臀比,男性的早亡幾率增加了34%,女性則增加了23%。這是因為高腰臀比值通常暗示著腹部脂肪的過度積聚。
腹部脂肪積聚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其次,這些脂肪可能進入血液迴圈,引發心血管疾病。
二、大腿粗的人,壽命真的更長
《英國醫學雜誌》上一篇研究表明,腹部肥胖的人群面臨較高的全因死亡風險,而擁有較大臀部和粗壯大腿的人則具有較低的死亡風險。具體而言,大腿圍每增加5釐米,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相關;臀圍每增加10釐米,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0%相關。
而2020年一篇由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內分泌聯繫》期刊上的論文顯示,我國超重和肥胖的男性、女性 Medium,大腿圍與血壓水平之間存在關聯,即大腿越粗,肥胖者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越低。
尤其是當男性的腿圍大於55釐米,女性大於54釐米時,這一關係會更顯著。相反,當女性腿圍小於50釐米,以及男性腿圍小於51釐米時,血壓更容易升高。
研究人員解釋,腿部脂肪可能對代謝健康更有益,因為大腿的肌肉和脂肪儲存在皮下,能夠釋放多種有益物質,這或有助於維持相對較低的血壓水準。
三、健康身材是怎麼養成的?
1.給臀腿“囤”點肌肉
腿部肌肉是身體最大的肌群,佔據全身肌肉的60%。通過適度的深蹲練習,可以啟動臀腿肌肉,增強下肢的力量,同時提高關節穩定性,促進基礎代謝。
2.控制腰臀比
歐洲心臟病學會會議上一項研究指出,即使體重正常,腰圍較大的人也比腰圍正常的肥胖者更容易患上心臟病。因此,即使體重只有輕微增加,但腹部脂肪明顯增加的人也需要警惕。
3.30歲後管好腰圍
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能力下降,脂肪便會開始堆積。因此,30歲後要更加注意管理腰圍。有氧運動可以提高代謝、減少全身脂肪,有助於保持健康標準的各項身體指標。
4.老少體重要求不同
青少年時期的肥胖會明顯增加全因死亡的風險。因此,要從小開始預防肥胖,不要因為孩子正處於生長期就忽視體重管理。
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不需要特別苛求達標,尤其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如果只是輕度肥胖,並且沒有明顯的心血管疾病,不一定需要強行減肥,因為這樣的老人在應對疾病或意外時有更強的體力儲備。
5.學術會議“適可而止”
養成健康的身材是積累良好生活習慣的結果。控制飲食和適度的運動是關鍵。遵循“適可而止”的原則,包括適量攝入食物、緩慢進食,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和高鹽食物的攝入,以及適度而定的運動,都有助於維持身體和心理健康。
總結: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體型,是身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健康的身材是長壽的要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多注意管理,為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資料:
[1]《什麼身材才算好?細腰肥臀的女人最長壽!》.健康時報.2021-01-17
[2]《超重?肥胖? 看看這幾個指標你“重”了幾個》.河南疾控.2023-09-09
[3]《腿粗的人更有福?沒錯!研究發現:大腿粗的人更長壽!》.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藥學部.2023-05-20
[4]《胖也要“胖”對地方!新研究:腿粗屁股大的人更長壽》.生命時報.2023-04-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