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盤玉這門藝術,每一位玉石愛好者都擁有其獨特的的心得體會。
在眾多方法中,手盤、臉盤乃至人工代盤等層出不窮,而輔助工具如盤玉袋、牛皮布、刷子等也是五花八門。為了賦予玉石更多的生命力,玩家們各顯神通,甚至大開腦洞!
那麼,如何判斷一塊玉是否被盤得恰到好處呢?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這塊玉被“盤活了”!
所謂的“盤活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境界?經過精心盤玩后的玉石,將展現哪些令人驚歎的變化?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探討,看看你的玉石是否也已達到了這種境界。
冒
所謂的“冒油”,並非真的分泌油脂,而是形容玉石表面光澤如同泛著油光一般。
眾所周知,無論是籽料還是山料,長時間的佩戴與把玩都能使其油性顯著提升。
用“冒油”來形容這種油性感的增強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對於白玉籽料而言,油性的改變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而在沁料中,油性的提升則更為明顯。
就像上述兩塊沁料,初看時頗為乾燥,且有明顯的白點——我們稱之為返鹼現象。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盤玩后,這些癥狀便逐漸消失。原因在於其油性得到釋放,不再乾燥,這便是玩家口中的“盤活了”。
愈
籽料上常有些細小的綢裂,當你初次接觸一塊籽料時,這些綬裂可能相當顯眼。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驚喜地發現,那些細小的绺裂彷彿有了生命,變得愈發隱晦。
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癒合”。
所謂的“癒合”,其實是在盤玩過程中,一些小绺裂在視覺上的減輕,而非真正愈合或消失。
色
顏色的改變亦是玉石盤活的一種表現。
以下這塊料子便是明顯的例子:它由原先的偏黑轉變為紅黃相間。
其實,重皮色的料子在盤玩后往往會發生神奇的變化,顏色逐漸轉變,原本顯得又臟又黑的外觀經過長時間的盤玩后,顏色變淺,甚至呈現紅色。
這種色變象徵著籽料的“盤活”,如同從稚嫩的孩子蛻變為成熟的美女。
相較於其他文玩,和田玉的盤玩變化並不十分明顯,因此有人可能會覺得即使長時間盤玩籽料也看不出太大變化。但請放心,只要確保你手中的不是仿製品,隨著時間的累積,變化終將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