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70周年:關於哥斯拉的10個驚人事實
更新于:2025-03-26 07:31:30

自從1954年哥斯拉在日本銀幕上亮相以來,它就一直是最具標誌性、最具辨識度的怪獸之一。《哥斯拉》為東寶影業帶來了巨大的成功,不僅衍生出了一個包含了30多部電影、無數漫畫書、電視劇集和電子遊戲的品牌系列,更催生出了特攝怪獸電影類型。

從那時起,哥斯拉已經咆哮肆虐了70年,橫衝直撞,摧毀了地球上最著名的一些人類地標建築,打敗了無數其他的怪獸,更从外星的入侵中拯救了地球,甚至還收養了一個兒子。

哥斯拉的電影生涯豐富多彩,影響深遠,在流行文化中具有顯著的地位,以至於無論是哥斯拉的鐵杆粉絲,還是從未看過哥斯拉電影的人,都對哥斯拉耳熟能詳。但是你對這隻著名的放射性恐龍到底瞭解多少呢?

儘管哥斯拉很受歡迎,但實際上很多人對它並不瞭解。作為有史以來最悠久的電影系列之一的主角,關於這個大傢伙有大量有趣事實和各種花絮資訊會讓你更加喜歡他。

從鮮為人知的製作細節到常見的誤解,以下是關於哥斯拉你可能不知道的最酷、最令人興奮的10件軼事。

10.哥斯拉差點成一隻章魚

最初構思哥斯拉的時候,誰也不清楚這個怪物到底是什麼。在整個製作設計階段,始終不變的想法是,這個怪物,不管是什麼,都來自海洋,是由原子彈試驗創造的。

因為害怕與《原子怪獸》(哥斯拉的靈感之一)太過相似,有一段時間,哥斯拉甚至被想像成一隻巨型章魚。然而,最後他們決定把他做成一隻巨型恐龍。就這樣,歷史開啟了。

9. 哥斯拉曾替代金剛

人們通常不會認為哥斯拉這樣的角色可以輕易地移植到另一部怪獸電影中,更不用說像《金剛》這樣的經典之作了,但這種情況確實曾經發生過一次,那就是備受詬病的《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南海大決鬥》。

角色替換早在前期製作時就已完成,在最終影片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哥斯拉的行為方式一反常態,從電力中汲取力量,不斷投擲石塊和巨石,甚至對女主角表現出一種奇怪的吸引力。

事後看來,就連影片的舞臺背景——那座奇異而神秘的島嶼,也顯然是為金剛量身定做的。由於這一替換,《南海大決鬥》成為了該系列中的異類。

8. 哥斯拉是電影宇宙的先驅

早在迪士尼和漫威讓電影宇宙大行其道之前,東寶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經開創了自己的巨型怪獸宇宙。《魔斯拉》、《空中大怪獸拉頓》、《地球防衛軍》和《大怪獸巴朗》等電影中登場的角色,最終在後來的電影中相互影響,為維持一個以哥斯拉為中心的巨獸電影宇宙奠定了基礎。

在很多方面,東寶和哥斯拉都無意中走在了時代的前面。甚至可以說,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他們都為今天好萊塢電影製作的運作方式留下了一筆遺產。

7. 哥斯拉越來越大

在70年裡拍了30多部電影之後,有一件事非常明顯:哥斯拉不會停止成長。在第一部電影中,哥斯拉只有50米高,在昭和時期的電影中他一直保持著這個高度。

在80年代重啟后,他升高到了80米。幾部電影之後,由於敘事原因,他又長到了100米。進入新世紀,他又縮小到了55米左右。

2014年的美國版將他的身高放大到驚人的106米,使他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哥斯拉。而等到2016年日本版的《新哥斯拉》上映時,它的噸位更比美國版大得多。如果哥斯拉繼續以這個速度增長,將來它也許會大到足以用一隻腳碾碎整個城市!

6. 《哥斯拉》非常賣座,續集卻相形見絀

電影行業似乎一直處於續集和重啟長此往複的狀態中,但《哥斯拉》早在成為潮流之前,就已經一票難求,匆忙推出續集了。該系列的第二部電影《哥斯拉的反擊》在第一部上映僅6個月後就完成了劇本、拍攝和上映。

如今,一部大片的續集顯然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製作完成。觀眾們看穿了這一明顯的圈錢行為,這部電影雖然說不上慘敗,但終究未能讓觀眾滿意,導致該系列被擱置了7年,直到1962年《金剛大戰哥斯拉》上映。

5.抽象的國際海報

由於當時國際發行的需求,60年代和70年代的許多哥斯拉電影都被重新命名、剪輯,以適應其他國家的文化差異。導致出現了一些非常奇怪的片名和海報,根本無法準確地表達電影的內容。

例如,《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南海大決鬥》的德國片名是“弗蘭肯斯坦大戰海怪”,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

波蘭還特別為許多哥斯拉電影製作了一些非常奇特的海報。

就連美國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把《摩斯拉決戰哥斯拉》更名為《哥斯拉大戰怪形》,並以一張暗示摩斯拉是烏賊之王的海報進行行銷。就連英文配音都叫她“The Thing”。這完全是胡來,她是有名字的。

不用說,對於日本以外的哥斯拉迷來說,這段時間一定很困惑。

4. 有一種以哥斯拉命名的恐龍

眾所周知,哥斯拉是一種因放射性炸彈試驗而變異的恐龍。後來的電影甚至揭示了它變異前的原始物種——虛構的哥斯拉龍。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真的有一種叫做哥斯拉龍的恐龍。由肯尼斯·卡彭特於1997年發現,他特別以哥斯拉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新發現的物種。它的名字非常贴切,因為它是三疊紀時期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

3. 哥斯拉正式成為日本公民

哥斯拉這個角色植根於日本人的自豪感和歷史中,長期以來一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現實意義,以至於他不僅僅是一個怪獸,已經成為日本文化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意識到這一點后,日本做了一件很酷的事:他們讓哥斯拉成為日本東京新宿區的正式公民。他還被任命為該地區的旅遊大使,他的工作是推廣歌舞伎町的娛樂活動,保護歌舞伎町社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在某種程度上,哥斯拉已經成為日本的吉祥物;一個在世界其他地方代表他們國家的角色。很高興看到他以這樣一種有趣而獨特的方式獲得榮譽。

2. 哥斯拉有自己的酒店

授予日本公民身份並不是2015年哥斯拉獲得的唯一榮譽。當年早些時候,格拉斯麗新宿酒店在日本東京開業,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以哥斯拉為主題的酒店。

酒店的特色是在建築結構中內置了一個12米高的哥斯拉塑像,有六間客房可以直接看到哥斯拉頭部,讓客人感覺怪獸就在窗外。

其中一個房間被稱為“哥斯拉主題房間”,裡面有一個真人大小的哥斯拉雕像,床上有一個巨大的爪子。聽起來像是哥斯拉迷的夢想住宅。

1. 哥斯拉的咆哮

哥斯拉的吼聲是電影史上最具標誌性的聲音之一。這個聲音與哥斯拉這個角色密不可分,可以說沒了標誌性的咆哮聲,哥斯拉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

咆哮聲背後的故事令人敬佩。在嘗試用動物的聲音製造哥斯拉吼聲失敗后,音樂作曲家伊福部昭建議從音樂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驗最終想到在橡膠手套上塗上松焦油樹脂,然後在低音小提琴弦上摩擦。由此產生的聲音非常震撼,成為了哥斯拉現在標誌性咆哮聲的起源。

由此可見,天才可能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